针灸治疗酒精依赖的临床研究

二、针灸治疗酒精依赖的临床研究

针灸在酒精依赖的临床疗效方面也存在差异,值得注意的是,有部分患者自觉针灸能抑制对酒精的心理渴求。Karst将34名酒精依赖者纳入研究,在以卡马西平药物维持治疗的基础上进行耳针联合体针治疗,每天1次,共10天,对照组为卡马西平联合安慰针(作用于相应部位,但不刺入肌肤),结果表明:与安慰组比,针刺组对酒精戒断症状的改善具有优效性。Bullock(1987)等评估了针刺对54名顽固性酒精性依赖患者(男性,25~65岁,至少入院治疗20次或近1年内5次住院)的戒酒疗效及入院次数,将其分为针刺组和假穴组,研究结果证实两组有显著疗效差异,针刺组选用NADA中的3个耳穴,假穴组在对应穴位5mm处进行针刺,治疗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初始阶段,连续针刺5天,每天1次;中间阶段,维持28天,每周3次;最后阶段,每周2次,共45天。针刺组显著减低患者酒精用量和住院次数,且针刺组患者自觉对酒精的渴求显著被抑制。在Bullock等团队2002年研究中,加大样本量并充分考虑到了针灸的个体化治疗,将503例酒精滥用患者纳入评估耳针疗效的大范围对照研究中,分为四组:耳针组(NADA中4个耳穴)、假针组、特异性针刺组(个体化针刺)和常规治疗组,以酒精摄入量、抑郁、焦虑、功能状态等作为观察指标。结论为:四组皆显著改善患者其他症状,除了针刺能降低49%的受试者酒精摄入欲望外,未发现其他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