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药物治疗

(一)药物治疗

1.西药治疗

(1)抗菌治疗

前列腺液培养发现致病病原体是选择抗菌药物治疗的依据。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若有细菌感染征象,经一般疗法治疗无效,亦可适当采用抗菌药物治疗。抗菌药物的选择需注意前列腺腺泡与微循环间存在由类脂膜构成的前列腺-血屏障,此屏障妨碍水溶性抗生素通过,大大降低治疗效果。当有前列腺结石存在时,结石可成为细菌的庇护体。上述诸因素构成了慢性细菌性前列腺炎治疗上的困难,需要较长的疗程,且容易复发。

目前多主张用喹诺酮类药物如氧氟沙星或左旋氧氟沙星。若无效继续用8周。复发且菌种不变,改用预防剂量以减少急性发作,使症状减退。长期应用抗生素若诱发严重副反应,如假膜性肠炎、腹泻、肠道耐药菌株滋长等,需更换治疗方案。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是否适宜使用抗菌药物治疗,临床上仍有争论。“无菌性”前列腺炎患者也可使用对细菌和支原体有效的药物,如喹诺酮类药物,SMZ-TMP或单用TMP,与四环素、喹诺酮类药物并用或间隔使用。如果抗生素治疗无效,确认为无菌性前列腺炎者,则停用抗生素治疗。此外,用双球囊导尿管封闭前列腺部尿道,从尿道腔注入抗生素溶液反流入前列腺管,亦可达到治疗目的。

Ⅰ型主要是广谱抗生素,对症治疗和支持治疗。Ⅱ型推荐以口服抗生素为主,选择敏感性药物,疗程为4~6周,用药期间应对患者进行疗效阶段性评价。Ⅲ型可先口服抗生素2~4周,再评估疗效。同时辅以非甾体抗炎药、α受体拮抗剂、M受体拮抗剂等改善排尿症状和疼痛。Ⅳ型无需治疗。

(2)消炎、止痛药

非甾体抗炎药可改善症状,一般使用吲哚美辛内服或栓剂。别嘌醇能降低全身及前列腺液中的尿酸浓度,理论上可作为自由基清除剂,还可清除活性氧成分,减轻炎症,缓解疼痛。不失为可选用的辅助治疗方法。

(3)M受体拮抗剂

对伴有膀胱功能过度活动症表现,如尿急,尿频,夜尿增多但无尿路梗阻的前列腺炎患者,可以使用M受体拮抗剂治疗。

(4)α受体拮抗剂

前列腺痛、细菌性或非细菌性前列腺炎患者的前列腺、膀胱颈及尿道平滑肌张力都增加,排尿时后尿道内压增高致尿液反流入前列腺管,是引起前列腺痛、前列腺结石及细菌性前列腺炎的重要原因,应用α受体拮抗剂可有效地改善前列腺痛及排尿症状,有助于防止尿液的前列腺内反流,对防止感染复发有重要意义。在Ⅲ型前列腺炎的治疗中也具有重要作用。α受体拮抗剂宜用较长疗程,使有足够时间调整平滑肌功能,巩固疗效,可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不同的α受体阻滞剂,主要有多沙唑嗪、萘哌地尔、坦索罗辛和特拉唑嗪等。

2.中药治疗

中医学一般认为本病病位在精室,与肝、肾、膀胱密切相关,其病变核心在于本虚标实,治疗大法为补虚泻实。常用的中药为:①益肾填精类,如菟丝子、枸杞子、地黄、锁阳、巴戟天、牛膝、杜仲等;②健脾益气类,如黄芪、茯苓、白术、党参、山药、炙甘草等;③清热利湿类,如栀子、车前子、薏苡仁、败酱草、萹蓄、瞿麦等;④疏肝理气类,如柴胡、枳实、芍药、陈皮、香附、白蒺藜等;⑤活血化瘀类,如当归、王不留行、桃仁、红花、川芎、丹参、琥珀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