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中医认识

(二)中医认识

1.病因病机

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本病的发生与寒邪内侵、饮食不节、情志失调、劳倦内伤、年迈体虚等因素有关。本病病位在心,涉及肝、脾、肾等脏,以“阳微阴弦”为基本病机,是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为气、血、阴、阳亏虚,心脉失养;标实为寒凝、气滞、血瘀、痰浊等痹阻胸阳、阻滞心脉。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证候要素包括血瘀、气虚、阴虚、痰浊、气滞、阳虚、寒凝等,主要证候要素组合包括气虚血瘀、气滞血瘀、气阴两虚、痰瘀互结等。

2.辨证论治

(1)脏腑辨证

中医治疗胸痹心痛历史悠久,经验丰富。中华中医药学会心血管病分会于2019年发布《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中医诊疗指南》,对该病的基本证候特点、辨证用药规律等进行了梳理、归纳、总结,认为稳定型心绞痛的脏腑辨证可分为以下几个证型:心血瘀阻证、气滞血瘀证、痰浊闭阻证、寒凝心脉证、气虚血瘀证、气阴两虚证、心肾阴虚证、心肾阳虚证。

(2)经络辨证

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和任脉是与心脏关系最为密切的几条经脉。对治疗稳定型心绞痛的常用腧穴进行分层聚类分析,发现治疗该病以内关、心俞、膻中、膈俞、足三里等腧穴为主,重用特定穴中的背俞穴与五输穴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