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针灸治疗

(二)针灸治疗

1.取穴原则

(1)头面部穴

1)头针:百会、印堂、四神聪。密集颅电针方案:上述穴位再加上头临泣、率谷、太阳、头维。进针10~30mm,电针2Hz,9V,30分钟。

2)耳针:由于外耳存在迷走神经耳支——体表唯一的迷走神经分布区域而备受瞩目。取穴:心、肺、三焦、皮质下、膈、肝、脾。

(2)躯干穴(肢体穴)

抑郁症患者督脉出现阳性压痛点的概率较高的分别为身柱、神道、灵台、至阳和第4胸椎棘突下。

2.治疗方法

导气针法,徐缓地提插捻转,由穴位浅层进入深层,再由深层退出至浅层,缓慢地、反复地操作。以产生微弱、舒适、持久的针感为度。提插、捻转的频率每分钟60~100次;捻转角度小于90°;提插幅度不超过1~2mm;均匀地、和缓地边捻转、边提插。要求:上提与下插、左转与右转的用力均匀,幅度、频率相等,速度和缓、始终如一而有连续性。导气针法需有足够的操作时间,一般每穴操作1~2分钟,但顽固性病症可以数分钟或数十分钟,乃至更长。或者在留针过程中间歇施行导气针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