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西医认识
1.病因
(1)遗传
父母有哮喘史的儿童患哮喘的概率高出其他儿童2~5倍。
(2)特应性
具有特应性的人对正常的良性物质能够发生异常强烈的免疫应答,这种物质被称为变应原。
(3)肥胖
肥胖是哮喘的一种常见共患病,与哮喘的发生存在相关性。
(4)气道高反应性
哮喘患者大多数具有气道高反应性,气道浸润细胞以肥大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和T淋巴细胞为主,肥大细胞是启动细胞,而EC细胞是主要的效应细胞,它在黏附因子参与下,由血管内游走入气道黏膜,并产生多种毒性蛋白、氧自由基与其他介质(如细胞内毒素、白三烯、细胞因子、血栓烷、组胺等)经一种网络式的相互作用,最后导致气道炎症并使气道呈高反应性。
(5)抗受体自身抗体
部分哮喘患者体内有抗受体自身抗体,它可以像配基一样与受体结合调节腺苷酸环化酶的活性,也可以封闭受体导致受体功能低下。
(6)环境因素
猫狗、微生物内毒素、化学物刺激、空气污染等。
(7)其他
烟草烟雾。
2.疾病分类
根据气流阻塞的程度可分为轻度哮喘、中度哮喘、重度哮喘。根据病因可分为运动性哮喘、药物性哮喘、职业性哮喘和过敏性哮喘。
3.疾病症状
临床可表现为发作性伴有哮鸣音的呼气性呼吸困难,可伴有气促胸闷或咳嗽。一般在夜间及凌晨发作或加重,可在数分钟之内发作,并持续数小时至数天,可经平喘药物治疗后缓解或自行缓解。
4.诊断标准
(1)症状和体征
①反复发作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夜间及晨间多发,常与接触变应原、冷空气、理化刺激以及病毒性上呼吸道感染、运动等有关;②发作时双肺可闻及散在或弥漫性哮鸣音,呼气相延长;③上述症状和体征可经治疗缓解或自行缓解。
(2)可变气流受限的客观检查
①支气管舒张试验阳性;②支气管激发试验阳性;③平均每日PEF昼夜变异率>10%或PEF周变异率>20%。
符合上述症状和体征,同时具备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并除外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喘息、气急、胸闷和咳嗽,可以诊断为哮喘。
(3)咳嗽
作为唯一或主要症状,无喘息、气急等典型哮喘症状,同时具备可变气流受限客观检查中的任一条,排除掉其他疾病所引起的咳嗽,可诊断为咳嗽变异性哮喘。
5.疾病评估
哮喘可分为急性发作期、慢性持续期和临床缓解期。
(1)急性发作期
指患者喘息气急、胸闷或咳嗽等症状突然发生或加重,伴有呼气流量降低,常因接触变应原等刺激物或治疗不当所致。哮喘急性发作时其程度轻重不一,病情加重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出现,偶尔可在数分钟内危及生命,故应对病情做出正确评估并及时治疗。急性发作时严重程度可分为轻度、中度、重度和危重4级。
1)轻度 步行或上楼时气短,可有焦虑,呼吸频率轻度增加,双肺闻及散在哮鸣音,肺通气功能和血气检查正常。
2)中度 稍微活动后气短,讲话常有中断,呼吸频率增加,可有三凹征,双肺可闻及响亮、弥漫的哮鸣音,心率增快,可出现奇脉,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PEF占预计值的60%~80%,SaO2 91%~95%。
3)重度 严重时休息也会感气短,端坐呼吸;只能发单字表达,常有焦虑和烦躁,大汗淋漓;呼吸频率>30次/分钟,常有三凹征,双肺可闻及响亮、弥漫的哮鸣音;心率增快,一般超过120次/分钟,使用支气管舒张剂后PEF占预计值<60%或绝对值<100L/min或作用时间<2小时,PaO2<60mmHg,PaCO2>45mmHg,SaO2≤90%,pH可降低。
4)危重 危重患者可出现不能言语、嗜睡或意识模糊、胸腹矛盾运动、哮鸣音减弱甚至消失、脉率变慢或不规则、严重低氧血症和高二氧化碳血症、pH降低。
(2)慢性持续期
指哮喘患者虽然没有急性发作,但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仍有不同频度和不同程度的喘息、咳嗽胸闷等症状,可伴有肺通气功能下降。可根据白天和夜间的哮喘症状出现频率和肺功能检查结果,将慢性持续期哮喘按病情严重程度分为间歇性、轻度持续、中度持续和重度持续4级,但这种分级方法在日常工作中已少采用,主要用于临床研究。
(3)临床缓解期
指哮喘患者无喘息、胸闷、气急、咳嗽症状并维持一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