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卫生应急工作

八、卫生应急工作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内、外科高年资住医院医师、主治医师到急诊科(或ICU)轮转作为晋升必备条件之一。1997年加入泉州市“120”急救指挥网络,配置进口救护车。1998年中国特大洪灾,8月20日组建抗震救灾医疗救护预备15队。2004年,建立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大型抢救设施调配机制,解决临床工作中大型抢救设备需求和效益矛盾。2005年,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办公室(简称应急办)成立,挂靠医务部,承担着公共卫生、应急、医疗保障等任务。2006年,制定了患者出入ICU病房的标准,建立病重患者危重评分法,对入住ICU的病人实行预先告知制度,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确保紧急抢救情况下能及时采取有效措施。2007年2月,时任医务科副科长、呼吸病学专家曾奕明同志带队前往建瓯参与成功抢救一例重症禽流感患者,医院专家所做的贡献获得省卫生厅及国内专家的好评。2008年,汶川大地震救灾期间,先后派遣5位医疗及院感专家奔赴震区参加医疗抢救,设立“爱心病房”成功接收治10位地震灾区伤病员。2010年3月份,选派5名医师参加第七批福建省支援彭州医疗救援队伍。2015年,落实疾病应急救助管理,对需要紧急救治、无法查明身份明确无力缴费的患者,简化审批流程,保障急救优先。同年,创新服务,与人保财险泉州分公司签订交通事故人伤案件“急救优先、医院垫付、保险结算”工作流程。2016年4月1日,东海院区急救站正式启用。2016年,加快胸痛中心脑卒中医学平台建设。2017年通过国家级“胸痛中心”“高级卒中中心”“综合卒中中心”认证。2017年,开辟空中救援“绿色通道”,成为“直升机医疗救援合作医院”。2018年2月8日,福建省首家“航空医疗救援联盟”在福医二院东海院区正式成立,强化泉州地区医联体航空应急救援服务。2019年4月13日,成立医院创伤中心,可最大程度的实现危重创伤患者救治的“黄金1小时”的理念。2020年3月7日,组织泉州市发生欣佳酒店坍塌事故群死群伤紧急医疗救援,当晚紧急组成15支急救小组、12支手术小组,以及行政、后勤、保卫等200余人,共收治伤员13名,其中重伤5人,实施“一人一方案一团队”,集合国家、省级专家智慧救治患者,13名伤员均康复出院。2021年6月22日,林建清副院长带队前往龙岩上杭参与民房砖墙坍塌事故医学救援任务。

2015年,成立省级紧急医学救援五队。2016年,参加福建省“健康使命—2016”卫生应急队伍长泰紧急医学救援演练。2017年,采购人员运输车、物资运输车各1辆,开展“泉州市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空地立体化医疗救援演练”,掀开泉州市“空地立体综合救援网络”新篇章。承担厦门金砖会晤、海上丝绸之路环泉州湾自行车赛、马拉松比赛、海丝艺术节等重特大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2018年,完成应急仓库建设,承担国际军事比赛“海上登陆”活动医疗保障。参加“健康使命”2018-省级卫生应急省级队伍福清市检验性拉动演练。开展泉州湾跨海大桥突发事件应急处置综合救援演练。2019年,调整省级紧急医学救援五队和院内应急医疗救治队伍,选拔一批优秀年轻队员加入省级紧急医学救援五队,开展应急演练暨能力拓展活动。

医院组建8支院内应急医疗队伍,执行重大节日和重大活动24小时应急值守,圆满完成2018年国际军事比赛、海上丝绸之路环泉州湾自行车赛等重大赛事医疗保障。及时有效完成突发公共事件医疗救治工作,圆满处置了石狮船员中毒事件、石狮某地醉驾危重病人抢救、切割机割伤、钢筋穿喉贯胸重危病人等突发公共事件应急医疗救治工作。与鲤城区人民法院、洛江区人民法院开辟被执行人拘留体检“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