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大事记

第五节 大事记

1997年,财务处按《会计档案规范》整理1966年以来会计档案。

1998年,财务科从高维珊楼搬迁门诊楼; 6月10日门诊启用电脑收费。

1999年1月1日,《医院财务制度》《医院会计制度》开始施行;1月27日,财务处销毁1966年—1982年有关会计凭证;8月26日,医院被省财政厅、国税局、地税局、审计局、工商局、经贸委确认为“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单位”。

2000年1月1日起,出纳账实行电算和手工记账并存;5月10日,财务处使用发票报销审核章,规范原始凭证、清单、验收单、合同等的签名。7月24日,住院收费电脑系统开始运行;12月1日,医院参加泉州市职工医疗保险,并作为定点医院;

2004年1月5日和12月22日,医院分别被卫生厅计财处表彰为2002年度、2003年度“决算编制工作先进单位”;2月6日,新住院收费系统开始使用;7月29日,新门诊费系统开始使用。

2011年1月27日,财务处销毁1983年—1994年有关会计凭证;医院开通银行卡支付,减少病人随身携带现金的不便和收费员收取大量现金的风险。

2012年1月1日起,医院开始实行新医院会计制度,确立公立医院会计记账基础,完善固定资产折旧方法,对固定资产的核算进行改变,取消“固定基金”账户,增设“待冲基金”“累计折旧”账户,新制度要求“医院会计采用权责发生制的核算基础”,并明确医院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费用;门诊自助收费机上线使用。

2015年,财务处推进银医直联报销一体化项目,进一步提升医院财务管理水平,实现付款—审核—记账一次性数据录入全流程化,提高财务工作效率;11月,推出趣医院APP线上支付方式实现手机交费。

2016年,财务处推出了掌上智慧医院,门诊病人通过关注医院的微信公众号,即可方便地进行在线充值续费。

2017年,支付宝生活号上线,门诊、住院病人在支付宝上关注医院的生活号,便可轻松地实现充值缴费。

2018年和2019年,财务处又相继将微信、支付宝支付方式应用到更多的场景,在传统人工收费窗口摆放扫码墩,患者出示付款码,即完成缴费;在门诊诊室、病区护士站等人流量大的点,大量布放MINI机设备,患者通过扫描MINI机上的动态二维码,充值即刻完成;住院病人扫一扫医疗腕带上的二维码,便可完成住院缴费,真正实现床头支付;自助机在原有的现金、银行卡的支付方式上,又增设微信、支付宝的支付方式。

2019年1月1日起,医院会计制度改革,执行政府会计准则和新的《政府会计制度》,推进财务会计与预算会计适度分离并相互衔接,改变原来单一采用权利发生核算模式,将权责发生制原则与收付实现制的预算会计结合并行“双分录、双功能、双报告、平行记账”的政府会计制度核算模式。

2020年5月,财务处从鲤城院区搬迁到东海院区办公。

执笔人:蔡建军、李文聪、侯晓丽、许清梅、施芳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