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大事记
1975—1984年,裴巷3栋房屋、小儿科5层房屋建成。
1995年,碧霞楼投入使用,搬迁工作顺利完成;东霞新村集资房分配完成。
1996年,医院耗资100多万元,完成全院病房的墙壁贴瓷砖,铺地面砖,墙壁、门窗粉刷油漆,使之旧貌换新颜。
1997年,医院对少林新村集资房进行分配;实行科室经济开支由院审计科审计;响应医院提出的“创三级甲等医院”的号召,按三甲标准,全员行动,硬件建设上从院内到外围装修改造,添置物品,改变院容院貌;在“软件”上建章立制,对照规章制度寻找差距与不足并进行整改与完善;根据上级指示,担任技术工种人员全部参加省工考办组织的业务技术考核,7人考取高级工,15人考取中级工,2人考取初级工。
1998年,环卫工作分别通过三甲医院验收、市评卫办模拟的“全国卫生城市”检查、市百家卫生达标单位检查;食堂复办;总务处配合医院顺利通过“三级甲等医院”的评审工作。
1999年,1890千瓦高压配电系统投入使用;燃油锅炉投入使用,实现煤改油的变革,解决了锅炉污染问题;库房账目管理实行电脑化试运行。
2000年,医院铺设新自来水管水路,增加供水量,整个院区供水系统形成双回路,供水得到切实保障。
2001年,医院租用安全局楼房,装修改造后用作学生教室与宿舍,形成教学区;实现医院供电双回路;重建因北门街拓改拆除的污水处理站;翻建旧锅炉房,建立新洗衣场,购入新洗涤机械,筹建布类供应室;对新购入的县后街楼房进行装修改造。
2002年,北门拓改安置房被安排为单身职工公寓;10千伏配电二期工程完工,增容630千瓦;县后街店面投标出租;污水处理工程通过验收。
2003年,医院设立“防非典应急仓库”,购入口罩、护目眼镜、漂白粉、喷蚊器等防疫物资;认真做好医院的环境及医用布类的消毒工作;五易方案设立发热门诊和隔离病房;食堂提供“防非典”药汤,各班组齐心协力抗“非典”;食堂率先试行独立核算制度,实行生食、熟食留样制度。
2004年,医院制订《总务科物资管理办法》《库房样品仓库管理办法》《总务科房屋修缮管理办法》《总务科房屋设备管理办法》并沿用至今,明确岗位责任及操作规程和规定,使职工有章可循,“互检互促”;在沿用1989年“派工经济核算单”的基础上,出台“维修耗用材料盘点办法”,使耗材去向清晰、明确。
2005年,保洁、运送服务项目实行社会化,由“光华”公司承包。
2006年,总务处与保卫科、光华公司一起举办以“融则和”为主题的院“后勤工作人员五一联欢晚会”;国庆节和医院感染管理办公室、保卫科、光华公司共100多人,联合组织“院后勤工作人员应急演练”。
2007年,总务处同心协力做好三级甲等医院复评工作;对旧门诊1、2层,碧霞楼8层,高维珊楼4层,西楼4层、1层进行装修改造。
2008年,总务处积极做好汶川地震的捐款支援及伤病员救治的后勤工作。
2009年,通过政府采购,污水处理新设备投入使用;为达到充分利用空间的目的,总务处取消二级仓库,筹建布类配送中心,布类洗涤工作外包给第三方公司。
2011年,总务处更换高供配电室3号柜总开关、扩容4号柜,对电脑中心及门诊七、八、九层铺设专线,解决了门诊用电超负荷痼疾;双源CT、ECT、安全局教学区铺设专线,保障大型仪器设备正常运行;院区内路灯统一改造,改造后统一控制、定时开关,既节约又美观;招标更换物业服务公司,新物业公司“医管家”入驻。
2012年,总务处新购入使用无负压供水设备系统,解决多个病区水压小的历史遗留问题;锅炉油改气,每年可节省费用40多万元。
2013年,高供配电再次扩容1000瓦,为医院不断激增的用电需求提供了能源保障,增容后还调整了各变压器的用量,变压器的负载更合理,更有安全保障;供水系统全面改造,由原来单一的储水池供水改为储水池与自来水加压双路自动切换供水,对重点科室(手术室、ICU、血透室)采用三路供水全自动切换,确保日夜不间断供水。
2014年,总务处响应国家节能号召,在全院范围内逐步推广使用LED节能灯;进行厕所革命,大力整治如厕环境,装修改造门诊1~10层卫生间。
2015年,在食堂与安全局之间、食堂到碧霞楼再到高维珊楼之间架设雨遮,悬挂假花藤装饰,此举避免了运送物资和病人被雨淋,解决了住院病人因雨天往返不便而耽搁检查的弊病,医技科室机器的利用率不受天气影响而得到提高,各项预约检查工作能更顺畅进行;夏季还能遮挡烈日,同时又美化了环境;陆续完成医技楼、门诊楼、高维珊楼、爱国楼、肾内科楼、安全局空调外机排水工程,解决了困扰已久的空调外机水到处渗漏问题;更换门诊3部超期运行的电梯;改造门诊大楼入口处斜坡的铺设板材。
2016年,东楼、高维珊楼公共厕所改造;门诊楼后面通道安装阳光板雨遮。
2017年,高维珊楼二至四层病房卫生间改造;爱国楼后面及爱国楼至县后街后门路面改造为石板材路面,提高运送病人的舒适度。
2018年,旧门诊楼、爱国楼公共厕所改造。近几年经改造后的厕所统一布局,统一使用防滑耐磨地砖,增设通风排气口,小便池的冲水开关由手动的改换成全自动感应式即排即冲,并在墙上悬挂绿萝;公厕设专项保洁员,使干净整洁的厕所环境能够长期保持下去。食堂一、二层餐厅重装开业,就餐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2019年,污水处理设备更新改造工程全面竣工、投入使用,改造后污水严格按照环保新排放标准和新规定处理,各项排放指标检测均合格;完成高供配电室1号、2号配电柜的更换;为解决急诊科与心内科楼通道路面破损严重导致车轮经常被卡问题,该路段300多平方米路面重新铺设了火烧石;急诊科北侧通道的排水沟彻底疏通改造,更换排水沟盖,有效解决了暴雨天雨水容易倒灌入急诊科的弊病;院内公共路面进行“白改黑”改造,美化院容院貌,减少平车、轮椅的颠簸磨损,提高运送病人的舒适度;医技楼1部、高维珊楼2部超期运行的电梯更换;因供应室搬迁,东海及食堂蒸饭和馒头设备由蒸汽改为电能供应,2台燃气锅炉停用报废,节省3名人力资源。
2020年,洗涤服务项目经过重新招标后,更换新公司。
“十三五”期间,总务处陆续装修改造了消化内镜中心、31区妇产科病房、中医科病房、心内一及心内三重症监护室、门诊5层理疗科、呼吸睡眠医学中心、旧门诊4层技能中心、爱国楼大厅、县后街及旧门诊外墙立面、进修学校宿舍及盥洗间、耳鼻喉科病房、超声科等,诊疗环境得到了有效改善。
执笔人:许景春、张剑萍、林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