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侨胞念故土 兴医利民人人夸

二、海外侨胞念故土 兴医利民人人夸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之一,2013年8月更是获评首批东亚文化之都。作为我国东南沿海著名的侨乡,这里的旅外华侨遍布世界各地,以菲律宾、印尼、马来西亚、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居多。华侨同胞们以家乡为自豪,不仅将闽南人“爱拼敢赢”的精神发扬光大,还时念祖国报效故土,为国家建事业,为乡亲谋福利。

热心家乡建设的侨胞们对故里的卫生事业发展慷慨解囊,高风义举蔚然成风。20世纪80年代,旅港华侨高维珊女士通过惠世医院医师了解到医院条件艰难,医疗队伍工作环境差,难以满足泉州百姓的就医需求,她当即决定捐款建楼,在1988年至1990年间先后捐款人民币150万元和港币100万元,建起了4479平方米的高维珊楼,并于1989年竣工使用。5年后,高维珊女士再次捐资300万元,助建医院鲤城院区的高维珊诊疗中心。

在高维珊女士的家族中,浓浓的乡情和对医院卫生事业发展的关爱代代相传。2010年,其长子菲律宾著名华侨慈善家张庭瑞与蔡月娥伉俪,继承和发扬了高维珊女士胸怀桑梓、热心公益的理念,向医院捐资500万港币,用于购置当时国内最先进的腹部彩超机,为临床的诊断提供了更可靠的支持,为广大老百姓带来康复的福音。

20世纪80年代末,郑声党老先生得知医院住院病房床位欠缺,设备条件差,心生恻隐,决定向医院捐款10万元。1992年,郑老先生会同朋友参观医院,目睹医院硬件设备不足、就诊条件差的状况,决定再向医院捐资210万元,用于扩大建设住院部大楼,并以其贤妻蔡碧霞女士的名字纪念,命名为“碧霞楼”。

碧霞楼于1995年竣工交付使用,该楼建筑面积4669.96平方米。在奠基仪式上,福建省人民政府送来刻着“兴医利民”的石碑,以赞扬和纪念郑老先生的光辉义举。国务院侨务办公室在贺电中夸赞郑老先生长期热心公益事业的精神,令人钦佩。福建省人民政府侨务办公室在贺电中称赞:“事业有成,乐善有加,虽远居海外,却耿耿于桑梓繁荣与进步。多年来,襄助公益,创业兴医,精神感人,义行可风。”郑老先生则在老家《石狮消息》刊物上答谢道:“水源木本,爱国爱乡,乃我海外赤子之天赋。”

祖籍晋江的洪祖杭先生,青年时期便旅居香港,历经30余载商海波折,事业有成。他虽身居异地,但仍心系故土,为国家的文化教育、卫生体育、交通建设等各项基础设施建设捐资逾亿元,受到国家各级政府和广大乡亲们的赞誉。1994年,为提高家乡的医疗水平,于1995年为医院引进了价值人民币1000多万元的美国GE核磁共振成像设备一套,另有价值人民币50万元的屏蔽设备。先进的医疗设备,填补了医院医疗诊断技术的空白。2004年,洪祖杭先生再次慷慨捐资360万元,将磁共振设备升级为CONTOUR/I0.5T(四通道),升级后图像质量得到明显提高,成像速度加快,仪器的性能与效果显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