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大事记

第五节 大事记

1988年,医院正式成立急诊科专业,在旧门诊楼1楼,医生仅有1名。

1989年,急诊科为独立行政科室,任命1名行政主任

1993年,科室有独立编制,医生增至5名,护士10余位,观察床位9张,设有清创室。

1994—1995年,泉州地区霍乱大流行,急诊科成功救治多名霍乱患者。

1998年,急诊科首次从福建医科大学毕业生中招收专业医生3名(蔡凯晋、孙文栋、郑龙灵),给科室注入活力。急诊科从旧门诊楼搬迁至新门诊楼,面积扩大至1000平方米,功能分区相对完善,观察床位22张。

2003年,急诊科担负全院所有疑似SARS病人的急诊诊治及住院观察治疗。

2005年,新门诊楼急诊科重新装修,功能分区更为合理,设有急诊病房,床位15张,另设有2张肠道病床。

2008年7月,急诊科成功抢救了2名心跳呼吸骤停病人(一名“乌头碱”中药中毒、一名电击伤),受到媒体多次追踪报道;同年8月,成功救治了一名80多岁的高龄、多器官功能衰竭重症霍乱病人,该病例是甲类传染病,严峻考验了急诊科的院感管理、医疗救治和护理水平。

2013年,急诊科通过“福建省急诊急救专科护士培训基地”审核。

2014年,急诊科通过国家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审核;2016年,开始招收学员。

2015年,医院增设东海院区急诊科,且并入泉州市院前急救网络系统。新院区急诊病床17张;两院区急诊科总面积4000平方米、抢救室床位17张、病房床位34张。两个院区急诊科齐头并进。

2015年至今,与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合作办学“急救护理方向班”,已经毕业4届学生

2017年,“急诊科国家住培基地”复评顺利通过。

2017年11月14日,急诊科作为关键科室积极参与“泉州市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空地立体化医疗救援演练”,掀开了泉州人“空地立体化救援网络”新篇章。

2017年,急诊科一次性通过中国胸痛中心总部认证,“胸痛中心”挂牌;同年,高级“卒中中心”挂牌。

2019年,东海院区急诊科挂牌成立“创伤中心”,创伤救治体系建设正式启动。

2020年1月至今,急诊科坚守在抗击新冠疫情一线,不畏艰险,守岗尽责;同年2月,派出一名医师(彭芳展)驰援武汉。

2021年5月,急诊科启动“急性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救治快速通道项目”。6月,80病区(急诊外科/基本外科/整形外科)正式开科。

此外,急诊科每年都承担泉州市大型活动的医疗保障,如2008年全国农运会、2008年奥运“祥云”火炬泉州站传递、2017年厦门金砖会议治国理政研讨会、2017—2019年环泉州湾国际自行车赛、2018年国际军事比赛,以及大型演唱会、高校军训等诸多活动的医疗保障工作

执笔人:王朝阳、王耀国、谢文莉、黄雅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