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教学科研
(一)教学
1983年起,每年承担福建医科大学医学系、预防医学系一级泉州市卫生技术学校(泉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医疗大专班、护士专业的理论大课和临床见习、实习;承担福建中医学院骨伤系、医学系、泉州卫校大专班、医士、护士专业、省卫校检验专业药剂专业、莆田卫校妇幼专业、黎明大学中医系、福建省育才卫校等学校的临床教学、见习实习和规培轮转学习任务。1998年12月,成立独立皮肤科教研室,顺利通过高校教学评估。大课教师得到学生的评分多次都在90分以上,学生考试成绩多次位列第一。郭燕妮获评福建医科大学2007年度优秀教师。2010年之后,每年有1~2名医护人员获得“优秀理论授课教师”和/或“优秀代教老师”;多人次被聘为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外科护理教研室兼职讲师;协作泉州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组建美容护理专业“方向班”。同时积极参与本科审核性评估、评建工作,2016年,李坤杰获得学院“教学评估积极教师”。
每年皮肤科接受省内各地市各级医疗机构的各类卫技人员进修培训2~6名。科室教学氛围浓厚,坚持定期开展业务学习、疑难病例讨论、教学查房等各项教学内容。
(二)住培(专培)
每年皮肤科接受来自内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急诊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及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基地的住培生多人,认真带教,将理论知识拓展到实践中,教学通俗易懂,让非皮肤病学专业的学员在轮转学习后对皮肤科的常见病,多发病都有一定的认识。带教老师深得学员喜爱,令学生受益良多。
2006年,附一牵头联合协和和我科共同申报获批硕士授予点。未能成为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是学科发展之痛,科室建设以及诊疗量符合《皮肤科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要求,分别于2010、2012和2014年3次积极申报,但均未获通过,具体原因不详。
(三)科研
我科积极开展科研工作,承担省市卫生厅和教委资助、市科技局的多项科研课题,共发表论文百余篇,获得省级多种奖项。
陈永昆于全国皮肤科杂志上第一个报道皮肤黏膜裂头蚴感染,并被《现代皮肤病学》《杨国亮皮肤病学》《临床皮肤病学》等著作收录记载;第一个发表三螟蛾致皮炎的调查报告;第二个报道竹黄致光感性皮炎。
2000年,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B类1项(郭燕妮:杨梅叶提取物治疗黄褐斑的实验研究,JB00135)。
2012年,福建省教育厅科技项目B类1项(许凌晖: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小鼠光老化皮肤的治疗作用研究);泉州市科技局项目2项(①郭燕妮: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对小鼠光老化皮肤的治疗作用研究2011Z0197;②李坤杰:左旋维生素C联合激光对小鼠光老化皮肤治疗的研究2012Z037);医院苗圃基金1项(李坤杰:杜鹃花原液联合激光对小鼠光老化皮肤治疗的研究)。
2017年,泉州市科技计划项目1项(李坤杰:PRP联合激光对玫瑰痤疮的治疗研究2017Z003);福建省海洋生物制备与功能开发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1项(郭燕妮、许天星:利用大鼠割伤模式评估福建特色红藻之活性物质的治疗研究,017FZSK09)。
2018年,福建省自然基金1项(李坤杰:红景天苷对大鼠光老化的治疗研究);泉州市科技局项目1项(陈少杰,维生素D对慢性荨麻疹患者外周血的T淋巴细胞的影响,2018N027S)。
2019年,福建省自然基金1项(许凌晖:去甲肾上腺素对皮肤血管内皮细胞分泌趋化因子的调节及机制研究,2019J01467);福建省卫生厅基层推广项目1项(郑婉玉,陈少杰:过敏原皮肤点刺检测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