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程追踪与再造

二、流程追踪与再造

患者满意来源于就医全过程的优质服务,而医院运营中的一些环节却直接制约着满意度的提升。服务中心致力于提升员工服务理念的同时,对全院医护人员、后勤人员、患者及家属开展全方位调研工作,从患者角度再现医院门诊、检查、住院等诊疗全过程的经历和体验,发现医院运营中的薄弱环节。每周五定期组织医务部、护理部、门诊部、信息中心、总务处、财务处等相关职能处室、门诊医技科室及临床科室等召开流程推进会,难以解决的瓶颈问题,提交相关分管领导协商推进,改进患者服务流程,促进服务质量提升。

(一)全院推行电子入院,入院“一趟不用跑”

门诊医生直接指定收治病区,电子入院证从系统直接提取就诊卡中患者的基本信息,产生住院号,通过院内系统直接推送到病区护理工作站,病区护士即可做好入院准备。目前,电子入院率达94.23%,流程优化前,患者办理入院要等待半小时以上,实行电子入院后已基本实现“零等待”。

(二)实行出院“最多跑一趟”

医院取消患者往返办理环节,即出院当天患者只需在病房休息,护士网上提交出院带药和出院医嘱,药房工作人员配好药,由后勤人员送达病房,护士核对药品并对患者进行用药指导;病区常规提供打印并盖章的出院病历资料;由护士通知患者直接到住院收费处结账。

(三)看病付费诊间结算,余额不足扫码支付

医院率先在泉州地区开展的诊间结算项目,实现“看病付费诊间结算,余额不足扫码支付”的功能,填补了本地区医保即时支付领域的空白,减少中间环节,简化就诊流程,是一项真正做到让“信息多跑路,患者少跑腿”的暖心服务。目前,诊间结算率达80.59%,且呈持续增长趋势,住院收费窗口基本消除排队现象。

(四)整合窗口业务,实行“一窗受理,一站服务”

2016年,医院服务中心整合麻精药品审批、出生证办理、医技检查预约、退费、盖章、检验报告领取等非医疗业务,实行“一窗办理,一站服务”。

(五)优化出院带药流程

2015年11月,医院服务中心协同药学部、信息中心等职能处室简化出院带药流程,出院带药由临床科室发送电子处方,窗口药师审核处方后调配完成,由后勤工人送至病区护理站,再由护士核对无误后发给病人。

(六)构建“一站式、多模式、集成化”医技检查预约平台

医院通过搭建检查集中预约信息平台,将CT、MRI、B超、心脏彩超、动态心电图、消化内镜、肺功能测定等医技检查预约集中到统一平台,根据检查科室的临近程度、检查注意事项、医技资源情况合理安排,将多科室、多项目、多类型患者同时预约,尽可能地安排在同一上午或同一天内,实现“患者不动,信息跑路”的良好效果。

患者可通过自助机、微信公众号、支付宝生活号、诊间、住院电子平台或医院服务中心人工等5种模式进行检查预约,减少折返,也促进医院各科室间协作,目前,超声科已实现自助签到功能。

(七)实行“一键退费”

医院服务中心通过院部授权,推行门诊、住院患者退费一站式办理。门诊患者的检查检验项目、住院患者已签到检查检验项目由服务中心冲销后,收费处确认即可退费;住院患者未签到的医技检查项目由病区统一操作退费,费用即刻返还至患者住院账户,无需再由后勤工人送单至住院收费处确认。

(八)优化采血窗口

采血处启用自助取号机排队取号,在高峰时段,保安人员协助维持现场秩序,指导病人取号等候采血。鲤城院区将小儿患者采血分流至门诊6楼儿科门诊,设小儿采血区,增设候诊椅;东海院区内、外科诊区各设1处采血点,避免患者拥堵,减少患者等待时间。

(九)医技检查双程运送

为方便需要运送的病人往返,鲤城、东海两院区实施轮椅或平车双程运送,在鲤城院区门诊6楼和CT/MRI两区域,以及东海院区门诊2、3楼各设置1处运送驻点。驻点工友负责主动协助需要帮助的病人上下检查床,并联系调度中心派遣轮椅/平车返程。

(十)开展病案在线申请服务

医院服务中心开通“病案复印在线申请”服务,患者或家属可在出院7个工作日后通过微信公众号进行病历复印申请。根据复印用途,患者或家属可申请医保报销、保险报销、工会报销、特殊病种等7种病案材料。病案材料复印后,即可通过邮政给患者邮寄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