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服务

一、医疗服务

在1958年1月之前,医院病理标本全部送福州检验,结果需半个多月回报。由于当时医院即晋江专区第二医院是外科专业医院,手术标本较多,临床诊疗过程中需要病理诊断结果,于是医院开始筹建病理科。

1956年9月至1957年9月,时任院长吴秀珍派陈渊源到福州中国协和医院病理科师从沈云英教授学习病理诊断(包括尸检)1年。

1957年,医院先后派谢重荣、张锦传到协和医院学习病理制片技术6个月和3个月;经省卫生厅同意,于1957年底建成第5家具备病理科室的医院。

1958年1月初,病理科开展常规外科病理检查,配备有德国Leitz双筒显微镜1台、美国Spencer切片机1架、国产双钱牌切片机1架、电冰箱、保温箱1台,采用传统手工制片技术,全年外检1164例(含脱落细胞学)。

1960年起,泉州卫生学校杜克信开始参与外检工作。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病理科开展术中快速冷冻切片。

1970年,工作量2303例(含脱落细胞学)

1983年,病理科迁至内科楼3层(4号楼);为配合开展纤维胃镜检查,吴瑞兰前往南京鼓楼医院学习胃镜活检病理。全年工作量3169例(含脱落细胞学)。

1984年,为提高工作效率,病理科启用第一台天津产自动磨刀机希望替代手工磨刀。泉州卫生学校/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杨维群开始参与外检工作。

1988年,应肾内科要求,陈渊源开展肾穿刺活检组织病理(光镜)检查;同年吴春林在科内开展浅表肿物细针穿刺术及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并建立细胞室。

1989年,吴春林与胸外科唐沧海、放射科王定琛合作,率先在省内开展多学科联合胸腔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诊断(在穿刺现场进行涂片,快速染色并镜检,根据有效细胞数量建议是否再次穿刺,并作初步细胞学诊断)。

1990年,病理科购买第一台方形自动脱水机(湖北孝感产)。

1991年底,吴春林前往上海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学习免疫组化技术,并买回试剂(CK、CEA、LCA、Vimentin、S100 5个抗体),采用ABC法手工染色,预实验后于1992年1月开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辅助病理诊断,为福建省第5家、泉州市首家医疗机构开展此项新技术。

1994年,陈渊源开展骨髓病理诊断;吴瑞兰、柳悦莲前往福州总院进修学习肾穿病理。全年外检量共9338例。

1996年,病理科购买第一台恒冷切片机(Leica1800型),开展术中冰冻诊断。

1998—1999年,病理科购置了英国珊敦AS.352型及徕卡2128型石蜡切片机,提高了切片质量;购置奥林巴斯CH—20双目显微镜,全年外检14786例(含非妇科细胞学)。

2001年,病理科购买了第一台Leica圆形半封闭脱水机,明显改善了组织脱水效果。

2003年,奥林巴斯BX41双目显微镜、病理图像分析系统(单机版)投入使用,病理报告单由手写改为文员录入电脑打印。全年收检包括本市其他近20家医院的病理标本共11000例、阴道细胞学检查1000例、免疫组化检测780例。其中,细针穿刺100余例,诊断准确率达省内先进水平;术中冷冻切片200余例,服务于医院及市人民医院、180医院、晋江市中医院、南安市医院等;会诊其他医院病例150例。吴春林和邱建龙分别主检了1例因医疗纠纷的尸解并作病理分析报告。

2004年,收检病理标本共12046例,完成4例尸解。

2006年,病理科引进新柏氏的模式制片法,开展妇科液基细胞学检查。

2007年,病理科配置有徕卡3050型恒冷切片机,徕卡2245型等切片机4台,Olympus BX51、Nikon 55i等中高级显微镜5台,图像分析系统1套,石蜡包埋仪1台等;完成肿瘤细针穿刺210余例;术中冰冻约600例,来自本院及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八〇医院、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闽南分院等医院。

2008年,病理科购置麦克奥迪病理图像+报告分析系统(单机版),病理报告附有镜下彩图;采用塑料盒脱水包埋替代传统手工脱水包埋法、一次性刀片替代钢刀切片;液基细胞学检查改用北京赛图沉降式制片法。科室有主任医师4名(含返聘2人),主治医师1名,住院医师4名,主管技师3名,技师1名,技士2名(含1名合同工)。全年收检标本16000例,含细胞学4500例,共收入296万元。

2009年,病理科购进尼康80I显微镜;增设一间分子病理室,引进金菩善公司的FISH技术成套设备,开展荧光免疫原位杂交(FISH)检测技术;同时开展原位杂交检测HPV。

2010年,病理科在全市率先开展Her-2基因检测及BCR/ABL,PML/RARA,AMLI/ETO融合基因检测(FISH);购进5人共览显微镜,购置德国俫卡ASP300S全封闭自动脱水机及俫卡ST5020自动染色仪,提升了制片质量和效率;液基细胞改用泰普膜式制片方法以降低成本。

2011年,病理科年检组织学近15000例,细胞学约7500例,术中冷冻约1400例,总制片约8万张。全年总收入超过580多万元。

2012年,病理科在泉州市率先开展新技术HPV E6E7 mRNA检测;朗珈病理质控管理系统(网络版)使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购进超低温冰箱(-86℃)为科研服务;引进德国俫卡Bond-Max全自动免疫组化染色仪,使制片质量得到根本改善;购进奥林巴斯BX43、46、51双目显微镜及病理电视示教系统便于诊断与教学。

2013年,病理科新增Leica自动转运及封片机,与自动染色机配套形成染色封片一体机。初步建成三个亚专业组,即骨髓病理、针吸细胞学诊断、液基细胞学;多个亚专业组在筹建中,包括泌尿男生生殖系统、软组织与骨、妇科、淋巴造血系统、中枢神经病理。与中心实验室合作引进ABI PRISM7500等设备,进行PCR法实体瘤相关基因检测,如Kras、EGFR。

2014年,医院筹备东海院区病理科,新增徕卡DM3000双人共览显微镜及病理质控系统医生工作站、徕卡冷冻切片机等。病理报告开始附有大体标本彩色图片。

2015年,为解决新院区术中冰冻人手紧缺问题,病理科新添Motic远程病理会诊系统,在福建省率先实现异地实时术中冰冻病理诊断;开展细胞DNA倍体分析辅助细胞学诊断。

2016年,病理科购置蔡氏Axio ScopeA1显微镜;引进甲醛、二甲苯、酒精回收仪,减少病理废液排放并通过省质控检查;引进罗氏cobas480实时荧光定量PCR仪开展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cobas HPV);开展免疫组化法检测ALK融合基因;全面实现病理报告有肉眼描述、大体和镜下彩图、免疫组化结果、病理诊断及备注等内容;省病理质控检查成绩突出,进入省内第一梯队;年检组织学22326例、细胞学14495例、冰冻2611例,总收入1290万元。

2017年,病理科购进蔡氏Imager.A2高档显微镜;购置包埋盒打号机,解决了传统手写病理号不易辨认、易涂抹掉的问题;质控成绩优异,省内第7名 ;受省病理质控中心委派,吴春林任专家组组长带队对福建省肿瘤医院等福州市6家省市级三甲医院行质控检查。

2018年,购买第二套徕卡染色封片一体机及徕卡CM1950冰冻切片机;引进迈新大容量免疫组化仪;省质控成绩保持福建省前列,泉州市第一;受省病理质控中心委派,吴春林任组长带队检查福建省肿瘤医院、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九〇〇医院等医院。

2019年,作为泉州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组织检查全市17个二级以上医院病理科。陈少华牵头开展全切缘显示ESD标本的病理取材法及诊断;开展免疫组化双染技术应用;开展错配修复蛋白MMR免疫组化检测。

2020年,病理科年检组织学37489例、术中冰冻4031例(均为全市最多)、细胞学21270例、会诊546例、免疫组化近7300例、特染1000多例、ALK融合基因(IHC)133例、Her-2基因检测(FISH)163例、高危HPV基因检测4000多例,总收入2520万元。科室主体完成搬迁后,两院区的工作重心和内容对调,即鲤城院区主要开展术中冰冻和接收标本,暂由医师、技术员及工友各1名承担。必要时冰冻切片经远程会诊平台(或院内网/微信平台)传输至东海院区,由高级职称医师复诊、审核。购进激光载玻片打号机,使玻片上病理号更加清晰、易认;成立各亚专业组,包括骨髓与淋巴造血系统病理(庄雪瑜、范大铬、蔡素琴)、泌尿与男生殖病理(吴春林、范大铬、黄盛泉)、妇产科病理(曾冰微、蔡素琴)、胸肺病理(黄种心、陈少华)、消化系统病理(杨钰斌、出树强、方雪婷),甲状腺病理(黄盛泉、蔡珊珊)、乳腺病理(方雪婷、曾冰微、蔡素琴)、中枢神经病理(蔡珊珊)骨与软组织病理(徐艳娟、方雪婷、吴春林)、皮肤病理(徐艳娟、陈少华)、细胞学(吴珍水、黄种心、吴春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