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主要工作
1997年,供应室第一次搬迁,有了初步的分区,包括清洗区、检查打包区、灭菌区及无菌物品存放区。
1998年,医院迎来了三甲医院评审,在庄美月、苏辛辛护士长及科室人员的共同努力下,消毒供应室顺利通过评审。
2002年,苏辛辛护士长新购置了两台双开门的大型高压蒸汽灭菌器,此时供应室终于有了专用的灭菌设备。
2004年,邱玲玲护士长按院感要求对灭菌设备重新进行了调整。
2009年,消毒供应室在方秀环护士长的带领下,又有新的变化,在去污区新增加了1台清洗机、1套清洗工作站、1套简易水处理系统;1台过氧化氢低温灭菌器以及干热灭菌器,此时的供应室设备配备基本齐全,并且有一台电脑供临床请领一次性物品时使用,工作环境得到了较大的改善。人员结构上则变化不大。工作上还是一些简单的病房器械如换药包、治疗包的洗刷打包以及一次性物品的分发。
2012年,周萍萍护士长接管后,更加注重内涵的管理,工作中的随手整治及工作后的收拾整理都做得非常到位,整个供应室虽然简陋但井井有条。在2012年的一次院感大检查中,供应室存在的诸多问题引起了领导的关注与重视,立即委派护理部刘华玲和院感科曾秀玉两位主任共同协助供应室开展工作,两位主任根据当时最新的标准整理了大量的材料,包括工作制度、流程、应急预案及各种院感文件等,为供应室进行标准化的工作提供了理论依据。医院还租赁了医院旁边安全局大楼1楼为新址供应室,总面积350平方米,虽然面积与医院床位不相匹配,但此供应室请专业人员设计,经福建省权威专家指点,严格按新出台的标准设计,并着手开始建设。
2014年4月,黄倩护士长接管了供应室后,严格按规范化管理的标准,从日常管理、服务定位、人员培训、加强专业化学习等各方面着手进行整改;11月,供应室迎来了一场声势浩大的医院管理年之院感专项检查。医院领导高度重视,护理部刘华玲主任也不断关心督促,经过连续一周严格的自查与整改,以充分的准备和规范的管理顺利通过了整整两个小时的检查,赢得了检查人员的一致好评。
2015年5月11日,供应室二次搬迁。在护理部的指导下,护士长指挥科室有序地搬迁,院领导通知设备科、总务科、信息科、工程部等所有职能科室全部到场协作配合,搬迁顺利进行,并且正式更名为消毒供应中心。再次搬迁后的消毒供应中心麻雀虽小,五脏俱全,工作环境改善了,工作性质和工作范围也必须有质的飞跃。科室派出专人到全院去收集统计各临床科室需要处理的各项事务,在与院感处、护理部充分的沟通讨论后,分批次、有计划地先按重点科室再到普通科室,先从量少的再到量多的科室,逐步实现对临床科室各种器械的回收集中处理,迈出了由分散式的管理向集中式的管理的可喜一步。在实现本院临床的普通器械集中处置目标后,开始接收外来器械的处置。外来器械是指由医疗器械生产厂家或公司租借或免费提供给医院的、可重复使用的医疗器械,具有结构复杂,多沟槽、多孔洞,不易清洗且在多个医院来回流动的特点,存在巨大的安全隐患。《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规范》出台后,对外来器械的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明确外来器械必须由消毒供应中心进行全程管理。7月,在护理部刘华玲副主任的主持下,在医务科、院感科的支持下,召开了外来器械商座谈会,共同制定了外来器械接收及处理的详细管理条例和处置流程,为外来器械的规范化处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集中处置后的外来器械经过彻底的清洗、严格的灭菌、集中的运送,大大提高了服务质量,彰显了供应室的实力。11月,消毒供应中心着手对手术器械进行接管。众所周知,处理好手术器械是医院消毒供应中心的重中之重,更是综合实力的体现。随着现代科技的发达,精密、贵重的仪器设备越来越多,手术器械如果没有处理好会严重影响手术的运行。在林建清副院长的主持下,由刘华玲副主任牵头,消毒供应中心及手术室护士长协商手术室器械的接管事宜,并制定了严格的处理流程,全力配合手术室。经过几个月的磨合,终于顺利完成了手术器械的接管,标志着消毒供应中心在集中化、规范化的道路上又前进了一步。在此后的三年中,消毒供应中心又陆陆续续接管了临床一些可回收的物品加以处理。至此,全院各科室的消毒供应工作实现由原来的分散式管理变为集中式管理的模式,同时管理质量也得到了持续改进。
2016年,消毒供应中心获医院“标杆科室”荣誉称号。
2018年,消毒供应中心“持续质量改进”项目从国内20几家选送的医院中脱颖而出,被选中参加美国亚历山大消毒供应年会的壁报展示,不但展示了自己的管理实力,并且走出国门,展现了二院人的风采,为医院争得了荣誉。
同年,东海院区二期工程核心病房楼开始筹建。在核心病房楼1楼规划出1385平方米的面积作为消毒供应中心的用地。前期准备工作复杂而烦琐。此消毒供应中心由专业设计院设计,初步设计虽然合规,但不够切合实际需求。黄倩护士长审核后认为,消毒供应中心的建设不仅要领航时代不落伍,又要追求实效不花哨。为此,经过几轮筛选及斟酌,对设计方案再三修改完善,终于交出一份完美的图纸。设备方面经过大量市场调研后更改为国内一线品牌,不但配套齐全,而且成本节约一半。这一科学决策,使医院拥有了目前福建省内设备最先进、配套最齐全的消毒供应中心,将消毒供应中心打造成高端大气上档次的现代化科室。也为消毒供应中心的整体现代化运行奠定了基础。在工程紧锣密鼓推进的过程中,黄倩护士长吸取上一个供应室装修的经验,结合消毒供应中心的专业性质,对施工方提出了严格要求。整个过程持续跟进,定期到工地查看、监督,及时提出整改要求,力促消毒供应中心工程施工规范、优质完成。
2019年元旦,对消毒供应中心来说,是一个具有历史性、里程碑意义的时间节点。在院领导的关心下、护理部指导下、护士长的指挥下,在两院总务处的支持下,消毒供应中心全员出动、齐心协力,克服了各种困难,圆满完成了搬迁工作,并且顺利完成两院区的所有科室物品的交接及处理工作,得到了临床科室的认可,满意度测评每季度均在90分以上。
消毒供应中心所有工作基于标准、严格把控,物品由污染到清洁再到无菌,不交叉、不逆流,处理程序规范,符合院感要求。设备配套齐全,配置先进的横向搬运系统及自动回传轨道,以及全省首台纯蒸汽系统,确保灭菌的质量;设有独立的奶瓶集中处置间,满足爱婴医院的要求,确保婴幼儿用奶安全;建立完善的追溯系统,实现手术器械的全程追踪,确保每个患者使用的安全。同时,响应国家卫计委关于“建设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的号召,在满足本院区工作任务之余,接收周边没有处理资质的小型医院或者社区医院所有复用器械的再处理,担当区域化消毒供应中心角色,实现区域资源共享,促进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水平提高,助力卫生行政主管部门实现集中管理和集中监控。
经过多年长期不懈的努力发展,消毒供应中心从初期仅有的几个年老体弱的工作人员、1个简陋的工作场所、1台老式灭菌器,发展成为现有科室人员50余人,场地面积约为1400平方米,各种先进设备30余台的规模。工作范围覆盖了两个院区90几个科室,并接收周边没有处理资质的私人医院等的物品的处理。消毒供应中心已成为目前泉州地区接收物品较全、范围较广、覆盖面较大的一个科室,这将对消毒供应中心之后的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