努力提高医疗、护理、教学科研水平
(一)医疗
按三级甲等医院标准,合理配备人员结构。在医院病床编制的基础上健全一级科室,分期分批增设二级专业科、三级专业分科。增高电生理检查室、激光治疗室、营养科、影像科、功能检查科。健全医疗管理制度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严格执行三级医师负责制,搞好三级医师的业务、外语考核和新上岗人员的培训。加强院外抢救工作,成立院外抢救小组,配备抢救设备及药品,购置一部多功能设备的救护车。发挥专业优势,加强专家门诊、物色门诊、咨询门诊。各科室应建立规范化危重病抢救室。开展临床药理实验研究,基因工程研究,基因移植治疗,免疫性疾病治疗,门脉化疗,表皮细胞培养植皮术、骨髓移植术、肾脏移植术、肝门移植术、冠脉造影、冠脉溶栓,安装起搏器等,跨入省先进医术行列。
(二)护理
加强护理部主任—科护士长—护士长三级管理体系,明确职位和权限,充分发挥管理职能作用。走以继续教育为主,外派学习为辅的道路,不断提高护理人员素质。选派优秀护士进修学习,大胆培养。加强岗位培训,鼓励参加自学考试,争取2000年具备大专学历的护理人员占15%。加强护理质量管理,严格考核奖惩制度,实行责任制护理病区,试行按职上岗。“九五”期间,护理人员“三基”水平达标率大于85%;技术操作合格率大于95%;基础护理合格率大于95%;特护一级护理合理率大于90%;四种护理表格书写合格大于95%;急救物品完好率100%;常规器械消毒灭菌合格率100%,不断提高护理教学科研水平和服务质量,争取达到省属医院护理一流水平。
(三)教学
按医学院部署,实行院系结合,加强对教学工作的领导,努力搞好医学系的临床实习和卫生系的临床教学工作。抓好教师教案的编写,制定备课、评教、评学和检查制度,提高教学质量。实行电化教育,本世纪末形成一套完整的电化教育体系。力争1997年招收部分研究生,争取2005年建立博士点。搞好职业教育、毕业后教育、专科教育。开发新技术、新理论的学习,更新知识。“九五”期间,每年参加国际性学术会议进行学术交流大于1次,国际论文大于1篇。参加全国性学术会议交流的论文,每年50~100篇,2010年翻一番。
(四)科研
贯彻“科教兴国”的战略决策,加强科研工作管理,力争早出成果,多出成果。健全科研管理体系,成立富有临床科研经验的专家组成学术委员会,指导与推动全院科研工作。大力开展临床科研,进行免疫实验,内分泌实验,肾脏实验,消化实验,肝脏实验,肿瘤研究,基因工程实验,生物制品实验,临床药学实验等。积极组织科研成果的申报,国家科研攻关项目、国家及省自然基金资助项目,争取本世纪末有1~2个科研项目中标。省各科委、省教委、省卫生厅科研课题,“九五”期间,争取每年有10个以上课题中标,2010年翻一番。加强科研进度、科研经费、科研成果、科研档案的管理。增加科研经费的投入,“九五”期间,医院每年拨8万~10万元作为中青年医师科研课题专项经费,并随着医院财力的提高有所增加。“九五”期间,争取有10~20项获省卫生厅以上科技成果奖,2010年前翻一番。加强对研究生导师人选选拔,力争本世纪末有5~10个研究 生导师,招收研究生10~20名;2010年有20~25个导师、招收研究生20~4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