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主要工作
(一)医疗服务
鲤城检验科集医疗、教学、科研三位一体,秉承“慧目明辨,科技赋能”的质量方针,竭诚为患者提供准确、高效、公正、科学的医疗服务,设立临床生化实验室、临床免疫实验室、临床检验实验室、临床血液学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产前诊断、血库、急诊检验组、细胞遗传室、内分泌实验室等专业,并挂靠省级重点实验室——自身免疫病实验室。多年来,参加国家卫健委和福建省卫健委临床检验中心、国家风湿病数据中心、福建省和泉州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组织的室间质评,取得优秀成绩。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科学技术日新月异,检验科发生跨越式的变化。科室从单一几个检测项目发展到目前300多个项目,从一台显微镜走天下到现在全自动分析仪的检测手段,人员从几个人发展到现在高、中、初级各层次人员30多人,从单纯的1个组发展到目前6个专业组,经济效益从原来每年几千元到现在一个多亿,实现检测过程的自动化、智能化、快速化、精细化的飞跃,为临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
科室根据卫生部《医疗机构临床实验室管理办法》、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医学实验室质量和能力认可准则》等质量管理文件,建立合理组织结构,制定实验室的规章制度,健全质量管理体系,完善质量手册、程序文件、实验室的标准操作程序和各种记录,明确实验室相关人员的职、责、权,推进实验室检测科学、准确、有序、高效和公正。科室从单一单种的室内质量控制,到多组合全方位的质量控制,从参加省临床检验中心几个项目的室间质量评价,到参加卫生部和省临床检验中心三十多项一百五十多个小项的室间质评,全面提高实验室的精密度、准确度。根据《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等文件,健全实验室的生物安全体系,完善的生物安全管理组织结构,确保实验室安全,保障实验室顺利运行。科室以学习促发展,以发展促效益,一手抓学科建设,一手抓教学科研,全面提高检验科的水平。
1960年,检验科购入显微镜、手摇离心机、血球计数板(改良牛鲍计数板),开展尿蛋白、尿糖、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目测比色、白细胞分类等项目。
1965年,检验科开展粪便检查、寄生虫检查。
1975年,检验科开展尿蛙试验、血型、输血交叉试验、梅毒试验。
1980年,检验科开展非蛋白氮、肌酐、葡萄糖、二氧化碳测定以及细菌培养和药敏等项目,同时应用火焰光度计检测钾、钠。
1982年,检验科购入581 比色计、72型比色计检测生化项目(肝功能、三酸甘酯),应用对流免疫扩散检测HAA、AFP。
1985年,检验科引进的丹麦雷杜血气分析仪和丹东颗粒计数器,在当时属省内领先水平。
1986年,检验科引进美国TECHNICON RA1000(全省第一台生化分析仪)。
1987年,检验科购入CELLDAY 1500 血分析仪、液体闪烁器、r-计数仪、低温离心机及辅助设备,在极其简陋的条件下创建起闽南地区第一个内分泌实验室,开展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肾上腺-性腺轴项目的检测,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1995年,检验科购入贝克曼自动生化分析仪CX5型和OLYMPUS 荧光显微镜,开始生化信息化管理。同时开展了淋巴细胞亚群测定、抗核抗体检测、血药物浓度测定,增加生化检测项目。
1997年,在医院进行”三级甲等”医院评审中,内分泌科作为医院的重点科室,内分泌实验室发挥其重要的作用,得到评审专家组的认可。在科研方面为内科、外科、妇产科、儿科等提供重要平台,承担医院十几个课题的检测工作,占据当时课题百分之五十以上,并获得福建省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
1998年,检验科购入6400A火焰光度计,能快速测定血清钾和钠。同时开展自身免疫检查、荧光抗体检查抗核抗体,免疫印迹ENA测定。
1999年,检验科应用新方法血型物质的检测Rh(D、C、E)、M、N和用于移植手术的HLA一类、二类138种抗原物质测定和淋巴毒实验等,有效配合了泌尿外科的肾脏移植。
同时与肝胆研究室共同开展中性粒细胞胞浆抗体、微小病毒和过敏原检测。
2000年,检验科开展乙肝DNA检测,血小板、血浆分离术,自身输血和成分输血。
2001年,检验科引进全自动血液分析仪、全自动酶免分析仪,开展肝炎病毒抗体和过敏原检测,在临床工作中得到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2002年,检验科引进法国STAGO全自动血凝仪,凝血功能检查规范化,并在卫生部和省临检质量评价中取得好成绩,使医院凝血功能检查上了一个新台阶。
检验科引进美国BECKMAN LX20生化分析仪,引进条码技术和自动处理技术,当天即可报告生化检查结果,甚至可以在4小时内报告,极大提高了检验效率和检验质量。
通过省卫生厅艾滋病筛查实验审查。
检验科在以下方面改进了工作:①建立实验室SOP文件,每天做好室内标本质控,并把结果记录在册。②保存病人的原始检验单至少二年,检验结果登记在册。③检验报告单尽可能以中英双语报告。④尿常规应尽可能以电脑打印报告,不以机器本身配套的热敏打印仪打印的报告发出。⑤加强检验科与临床科室结合,设立检验结果危急值。
2003年,检验科引进ABI 7000 PCR仪,建立标准PCR实验室。
2004年,检验科使用电化学发光法(罗氏品牌)代替放射免疫方法,为临床提供有效及时的检测信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引进流式细胞分析仪,检测HLA-B27、T、B淋巴细胞亚群、CD34等项目。
2005年,检验科购入全自动血培养监测仪(生物梅里埃VITEK-2)。快速、准确、大范围的鉴定结果完全可协助临床检出病原菌,为临床的合理用药提供准确的建议;同时,在院感方面也起了积极的作用。
2006年,检验科开展血液细胞成分分离和血浆置换,特别是干细胞分离,配合血液内科治疗白血病和内分泌科治疗糖尿病足,此技术在泉州首次成功应用,临床效果良好。
2007年,检验科建立标准PCR实验室,通过了卫生部临检中心的验收。同时引进尿沉渣分析仪。
2008年,检验科按省卫生厅要求建立标准HIV实验室;开展微柱血型鉴定(A,B,O以及RH及其亚型等)和规范化输血交叉试验。
2009年,检验科引进日本光电 DDG 3300K 肝脏储备分析仪,开展了DDG分析,为医院肝胆手术分析提供科学数据,该技术属省内领先;引进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缩短血常规检测时间,增加网织红细胞的检测项目;建立符合规范的产前筛查实验室,配合产科筛查遗传性疾病;建立生化室,开展BNP检测,应用干式生化分析仪检测血氨等;建立免疫室,使用ABBOTT化学发光仪,提高了乙肝、HIV、梅毒抗体的检测质量;建立分子生物学室,开展HPV PCR杂交检测技术检测HPV亚型等。
2010年,检验科购置全自动化学发光仪器贝克曼ASSESS2,开展降钙素原、胱抑素C、同型半胱氨酸、肺炎支原体、细胞质胸苷激酶等检测项目,在泉州地区处于领先地位,卫生部质评成绩均为优秀。
2011年,PCR实验室通过卫生部复评。
2012年,引进检验之星信息管理系统,现代化管理病人信息。
开展:I型胶原氨基端前肽、维生素D-T、N端骨钙素、β-胶原特殊序列、丝氨酸蛋白酶3、抗中性粒细胞抗体胞浆型、成髓细胞过氧化物酶、抗中性粒细胞抗体核周型、抗肾小球基底膜抗体、EB病毒IgA抗体、病原体特异性荧光抗体(加德纳菌、滴虫、白色念珠菌、单纯疱疹、沙眼衣原体、淋病双球菌)、胃泌素释放肽前体、人附睾分泌蛋白、尿白蛋白/肌酐比值等项目。
开展第三方质控,提高质量控制水平,为今后的实验室认可打下坚实基础。
2013年,检验科加入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为医院的合理使用抗生素提供有力依据。
开展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G试验、粪便自动检测、阴道五联检、呼吸道病毒抗原抗体检测。
2015年,检验科引进HELENA电泳分析,开展血清蛋白电泳。购进大容量纯水系统保证科室用水质量并供应全院的纯水。
2016年,检验科新开展了真菌、厌氧菌的检验,使医院的病原学监测覆盖面更为广泛。引进SYSMEX XE5000血液分析仪、CS5100凝血仪及Haemoscope血栓弹力图分析仪,开展血友病Ⅷ因子测定、血栓弹力图等项目。
2017年,检验科成为省厅批准的产前诊断机构,购入德国徕卡染色体分析仪。新增新项目:产前诊断新增羊水染色体检查、脐带血染色体检查,血管炎相关抗体(PR3、cANCA、MPO、pANCA、GBM),糖尿病自身抗体(ICA、IAA、IA-2A、ZnT-8、GAD),自身免疫性肝病指标(SP100、AMA-M2、LKM-A、GP210、LC-1、 SLA/LP)。
2018年,血库购入融浆机、血小板保存机;完善计算机血库管理系统。
2019年,产前筛查实验室引进全自动时间荧光分辨法的芬兰PE1235和6000DEIFIAX两台仪器,其中6000DEIFIAX是福建省首台,并率先在泉州地区开展血清学早中孕联合筛查,大大提高了检出率,降低了假阳性率.为临床提供了可靠参考。产前筛查实验室自成立以来,成为出生缺陷人才培训基地,为基层提供了大量急需人才,推动促进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为扩大医院影响,提升社会服务,我们接收了泉州市第一医院(鲤城院区、城东院区)、泉州妇产医院、南安市官桥医院、安海医院、兴贤医院、晋江市医院、晋江中西医院、东石卫生院、台湾高品等医院送来的早中孕联合筛查,内毒素电解质、生化等标本。
检验科引进sebia 2 fiex pieringcapillarys毛细管电泳电泳,提高医院对地中海贫血诊断和异常血红蛋白的诊断。
2020年,检验科提出“慧目明辨 科技赋能”的科室质量方针。
按照规定的程序,处理一批20多年不再使用的化学危险品。与免疫科合作,将省级重点实验室(自身免疫病研究室)挂靠我科,不断完善自身免疫相关项目的检测。
为配合医院的整体布局,在原有鲤城检验科细菌室基础上成立临床微生物实验室,鲤城检验科和临床微生物实验室业务互助。
因疫情影响,派出多人参加新冠核酸检测工作。
(二)教学科研
1.教学
科室接受来自省内各级医院进修生数百人,涉及临床血液学、临床微生物学、临床检验学、临床免疫学、临床生化学、产前筛查、产前诊断等多个专业,为各级医院培养了大量专业人才。
科室接收来自福建医科大学、温州医学院、石河子大学、浙江中医药大学、漳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等院校检验专业的实习生。
科室承担大量的教学工作,作为实验诊断学教研室的主力军,负责基础医学系及部分临床医学系学生的实验诊断学课程教学任务。
2.科研
科室主持有国家“863”子课题,福建省自然基金、福建省教育厅中青年教师课题、泉州市科技课题、福建医科大学启航基金等科研项目十几项,参与国家级、省级、地厅级等各类课题数十项。科室以第一作者及通讯作者身份发表SCI论文5篇,CSCD源文章数十篇。
3.学术交流
近年来,选派20多人次到实力强的三甲医院进修学习,近百人次参加国内、省内学术交流。
2004年,蔡俊峰参加福建省检验学会组团到台湾省访问。
2012年,陶耕随福建省卫生厅、福建医学会访问台湾省。
2015年12月18日—2015年12月20日,承办全省第三届三次学术会议与骨干学习班。
蔡俊峰主任被选举为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分会第2~4届副主任委员,福建省医学会检验分会第6~8届常委,福建省医学会检验分会第九届顾问,福建省医师学会检验医师分会第一届常委,福建省医院协会临床检验管理专业委员会常务委员,华东医学检验联盟学术会议委员,泉州市检验学会副理事长,泉州市肾脏病学会副会长。
陶耕副主任技师被选举为福建省医学会检验分会第九届委员,泉州市检验学会理事。
林晓容副主任被选举为福建省检验医学研究会第一届理事,福建省医学会检验分会第九届青年委员和免疫学组委员,福建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检验分会第三届青年委员。
刘巧灵副主任被选举为福建省预防医学会第一届血液安全专业委员会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