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七、人才培养与学科建设

引进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人员及博士4名;刚性引进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医学院高级研究员林树,建立神经调控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柔性引进东部战区总医院普外研究所任建安科研团队打造医院重症医学发展平台;柔性引进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李宁东教授成立专家工作室;聘任中国医师协会超声医师分会分子影像与人工智能专委会及超声介入专委会主委黄品同教授为超声医学科名誉学科带头人;聘任德州大学麦戈文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权媛为特聘教授;聘任学校3名副教授开展科研指导工作;招聘阿富汗籍博士后1名。2020年获得博士学位8人,硕士学位6人;外出攻读博士4人、硕士6人;攻读福建医大专业型博士学位38人,同等学力硕士13人;选送1名儿科医师赴德国研修三年,6人圆满完成访学任务回院工作;新增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人,新增认定福建省引进人才1人,认定泉州市高层次人才62人;新增国家级学术组织负责人13人、省级学术组织负责人45人。

加快平台建设,建设神经调控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推进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建设,建设干细胞实验室、临床微生物实验室、SPF级动物实验室,引进东部战区总医院普外研究所任建安教授临床科研团队。其中临床微生物实验室是福建省首个独立的微生物检验实验室,是全国细菌耐药监测网、全国真菌病监测网监测单位。8个专业组顺利通过国家药物临床试验机构备案。与海天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泉州师院共同成立福建医护纺织品研究中心,参与研究、制定医护纺织品的相关行业标准。

福建省呼吸医学中心和4个省级重点专科建设顺利推进。呼吸医学中心积极争创国家呼吸区域医疗中心,通过专家组实地评审;2020年新增学术任职20人次,学科带头人当选为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基层呼吸学组组长,牵头成立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学会呼吸病学分会。东海院区睡眠中心正式开诊。全年发表SCI论文24篇,卓越梯队期刊1篇,参与专家共识2部,实用新型专利1项,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泉州市高层次人才项目1项、市级引进高层次人才团队课题1项、科技创新联合基金项目1项、泉州市科技项目1项、学校教改课题1项。学科带头人在第21届世界支气管和介入呼吸病学大会上作为会议学术委员会副主席、组织委员会副主席,主持了中国线下会议开幕式,2人次进行英文发言,另有3位学生进行英文发言。超声医学科获复旦大学医院管理研究所发布的2019年度华东区域专科声誉排行榜提名。

提升“急重难”能力,打造“高新特”品牌。按照“创中心、建基地,构平台、筑体系”的思路推进学科建设,2020年新增中国高血压达标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第一批国家分娩镇痛试点医院、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人工智能技术培训基地、国家卫健委医院管理研究所防盲协作单位、中国康复医学会重症康复专培基地、类风湿关节炎规范诊治服务中心建设达标单位、福建省首批光明中心、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呼吸病学分会挂靠单位、关节外科加速康复区域示范中心等10余项。

2020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24项。在第二届“金手奖”骨科ERAS病例评比大赛中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医院获2019年度—2020年度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和干预项目先进单位。结直肠外科团队获第三届结直肠外科精英团队技能展示邀请赛全国总决赛第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