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建设引领发展
较好完成医疗“创双高”年度建设目标。福建省呼吸医学中心和4个省级临床重点专科按计划或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书所制定的目标。福建省呼吸医学中心成效显著:①人才引进与培养:引进2名美国德州大学专家教授、1名博士后进站,招聘2名博士生组成干细胞研究团队;聘请意大利米兰大学教授2人任呼吸医学中心顾问;学科带头人第三次入选“全国名医百强榜”,再次当选中华医学会呼吸分会委员;新增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全国委员1人。2人赴美国研修,2人攻读博士学位。②平台建设:获中国医师协会首批国家级PCCM专修基地及四个国家级单修基地(数量居福建省首位、国内前列),入选“国家呼吸临床研究中心核心单位”,举办“第四届海西呼吸论坛”。③专科能力建设:承担“省域重点疾病诊疗能力提升”项目(肺癌综合诊治项目);建立急性重症呼吸道感染性疾病救治体系;大力推动人工智能和智慧医疗的临床探索与应用,开展增强支气管镜导航技术、支气管镜电磁导航技术、虚拟现实支气管镜教学系统、三维定向经皮介入导航机器人、肺癌治疗辅助决策系统、术中导航超声仪、人工智能肺结节诊断辅助系统的临床应用工作,建设并投入使用了数字化RICU和一体化呼吸内镜室。④科研能力:再次获得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部省联合攻关项目1项;卫健委青年骨干课题1项。获福建省政府科技进步奖二等奖1项;发表SCI论文21篇,实用新型专利1项;主编著作1部;参与国家行业标准、指南、专家共识制订4部。
免疫内科获福建省首个国家级“痛风规范诊治中心”称号;1人在国际学术会议作口头报告;1人被聘为《凯莉风湿病学》中文版编委;牵头成立海医会风湿免疫分会,牵头成立福建省痛风规范诊治联盟。超声医学科出版国内第一本急重症超声教科书《急重症超声诊断学》; 1人参加国际学术会议并作口头报告,1人赴新西兰奥塔哥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牵头成立海医会超声分会;聘任中国医师协会二级分会主委为名誉学科带头人。皮肤科获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皮肤性病专委会“痤疮临床诊疗示范基地”优秀基地奖,新增中华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委员1人,福建省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1人。中西医结合肿瘤科获福建省第七批中医重点专科建设项目。
提升“急重难”能力,打造“高新特”品牌。按照“创中心、建基地,构平台、筑体系”的思路推进学科建设,2019年新增全国静脉血栓防治中心优秀单位(全省首家)、骨科机器人远程手术中心创建单位、福建省海峡医药卫生交流协会超声医学、风湿免疫、泌尿外科分会等中心、基地、学会挂靠单位11项。医院成立创伤中心;成立特殊儿童早期发展康复门诊暨视障儿科康复门诊,是我国首家特殊(视障)儿童康复门诊;建立临床营养科,规范临床营养治疗。添置全省首台“天玑”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PET/CT、三维近距离放射治疗放疗系统、复合冷冻微创肿瘤手术系统、新型超声支气管镜系统、胆胰子镜直视系统等大型医疗设备,为开展“高新特”技术提供设备支撑。2019年开展新技术、新项目34项,开展全省首例机器人辅助脊柱矫形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