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大事记

第五节 大事记

1956—1957年,医院筹建病理科,陈渊源、谢重荣、张锦传到福州中国协和医院病理科学习病理诊断和病理技术

1958年1月,病理科正式开展常规外科病理检查,成为福建省建立的第五家、泉州市第一家病理科;采用传统手工制片技术,全年外检1164例(含脱落细胞学)。

1964年,陈渊源医师晋升为主治医师,在《天津医药杂志》上发表科室第一篇论著。

1978年,陈渊源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并任病理科行政副主任;病理科迁至旧门诊楼3层。

1983年,病理科迁至现内科楼3层,全年工作量3169例(含脱落细胞学)。

1984年,陈渊源任病理科行政主任;启用自动磨刀机替代部分人工磨刀。

1988年,陈渊源晋升为主任医师,并配合肾内科的业务发展,开展肾穿刺组织病理(光镜)诊断;吴春林在病理科开展浅表肿物细针穿刺术及细针吸取细胞学诊断,并建立细胞室。

1989年,陈渊源继续担任科主任,吴瑞兰任科副主任;与泉州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在威远楼联合举办优生知识与畸胎展览;吴春林与胸外科、放射科合作在省内率先开展多学科联合胸腔肿瘤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

1990年,病理科购买第一台国产方形脱水机(产地为湖北孝感)。

1992年初,病理科开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辅助病理诊断,为福建省第五家、泉州市首家开展免疫组化技术的病理单位,随后逐步建立免疫组化室。

1994年,吴瑞兰任科行政主任;陈渊源开展骨髓组织病理诊断。

1996年左右,病理科购买第一台恒冷切片机(Leica1800型),常规开展术中冰冻诊断。

1997年,吴春林获得香港霍英东基金资助,前往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解剖与细胞学系学习病理诊断。

1998年,病理科迁至门诊楼7层北侧;吴春林晋升为副主任医师;吴春林在《中华消化内镜杂志》上发表科室第一篇“中华系列杂志”论著。

2001年,病理科购买了第一台Leica圆形半封闭脱水机。

2002年,吴春林在《中华病理学杂志》上发表科室第一篇论著;吴佩琴在《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发表科室第一篇病理技术的CSCD源论文。

2003年,医院任命吴春林为门诊大厅装修工程项目经理(兼),负责项目(820平方米,含改造、装饰、中央空调、消防喷淋、烟感、影音等)从设计、招标、施工、监理及验收全过程的具体管理工作,项目日夜施工1个月完工。同年吴春林被任命为门诊部副主任;吴瑞兰、吴春林、邱建龙成为福建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诊断学教研室成员,吴春林任教研室秘书;吴春林、邱建龙分别主检一例医疗纠纷尸体解剖。

2004年,吴春林主持1项省教育厅科研项目;柳悦莲在省第二届病理技术竞赛中获优胜奖。

2005年,吴春林晋升为主任医师,同年兼任设备科副科长;泉州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成立,病理科成为第一届挂靠单位,吴瑞兰当选为主任委员、吴春林为副主任委员兼秘书。

2006年,病理科开展液基细胞学检查,开始TBS诊断系统;邱建龙晋升为主任医师。

2007年,病理科开始承担福建医科大学附一闽南分院所有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工作。

2008年,2月起,吴春林任病理科行政副主任;吴春林被聘为省病理质控中心委员兼泉州市病理质控分中心主任;采用塑料盒脱水包埋替代传统手工脱水包埋法,一次性刀片替代钢刀切片,实行病理彩色图文报告

2009年,吴春林被聘为副教授;增设分子病理室开展荧光免疫原位杂交(FISH)检测技术、原位杂交检测HPV及EBER;王莉莉任技术组组长。

2010年,病理科在泉州地区率先开展Her-2基因检测及BCR/ABL,PML/RARA,AMLI/ETO融合基因检测;黄种心被聘为副主任医师;吴佩琴在福建省第七次病理技术学术会议病理特殊染色技术竞赛中荣获二等奖。

2011年,病理科成为福建医科大学8个“临床医学(临床病理学方向)”专业本科实习基地之一,开始带教该专业2007级本科实习生;吴春林主持一项研究首获泉州市科技局重点项目资助。

2012年,病理科在泉州市率先开展新技术HPV E6E7 mRNA检测;朗珈病理质控系统投入使用,临床可通过医院PACS系统查到病理报告;吴春林当选泉州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第二届主任委员,吴瑞兰任顾问;香港中文大学医学院副院长、病理解剖与细胞学系吴浩强教授来病理科指导、交流。

2013年,吴春林任门诊部主任;与中心实验室合作PCR法实体瘤相关基因检测;吴春林受聘中华医学会病理学分会泌尿男生殖系统疾病学组(筹)委员兼秘书。

2014年,吴春林任病理科行政主任,同时兼任设备科科长;筹备东海院区一期病理科建设;蔡珊珊以第一作者发表科室第一篇SCI 源论文;吴春林发表科室第一篇通讯作者SCI源论文;美国专家Philip Kapranov来科室学术交流指导。

2015年,东海院区一期病理科开诊,通过麦克奥迪设备,在全省率先开展异地实时术中冰冻快速病理诊断;开展细胞DNA倍体分析辅助细胞学诊断;吴春林主持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10万)课题一项;吴春林获批成为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硕士生导师(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专业学术型);与华侨大学生物医学院基因组学研究所、泉州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及美国天普大学医学院微生物与免疫学系共建动物实验室。

2016年,吴春林从设备处调至采购管理办公室任主任;开展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核酸检测(cobas HPV);省质控检查成绩突出,进入省内第一梯队;吴春林招收第一位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田黎民;世界著名病理学家、香港伊丽莎白医院陈国璋、卓华教授率领国内优秀青年病理专家18人来病理科交流。

2017年,吴春林获批主持泉州市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项目一项,获2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王声耀任技术组组长;病理科在福建省病理质控成绩优异,省内排名第七;病理科举办泉州市医学会病理学分会2017年会暨首次福建南部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病理论坛。

2018年,病理科获批准为泉州市病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吴春林任主任;举办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

2019年,吴春林受聘为福建省医师协会病理科医师分会副会长及泌尿男生殖疾病学组组长;研究生田黎民毕业并获硕士学位;吴春林在《自然》子刊《Nature Communications》(影响因子为12.12分)发表SCI源论文(第五作者),医院为第二作者单位。

2020年,医院任命吴春林及蔡素琴为科务小组成员;东海院区病理科装修基本完工,配有中央空调、新风系统、病理空气质量检测及处理系统,设备为省内先进;全日制学术型研究生周奇芬毕业并获硕士学位;范大铬取得硕士学位;全科发表论文数量及质量均创新高,以第一或通信作者发表SCI论文3篇,CSCD论文9篇。

2021年1月25日,病理科主体完成搬迁至8号楼4层并开始运营,从此科室工作主要在东海院区开展;陈少华取得硕士学位。

执笔人:吴春林、范大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