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医疗服务

一、医疗服务

经过多年的锤炼,骨科已经得到了长足发展,组织建设不断完善,我科住院人次稳步增多,手术量稳步上升,在2019年实现亚专业分科之后成功分为关节外科和脊柱外科两个亚专业,并且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应。同时科室发表数十篇SCI、CSCD文章,科室多次获得医院十佳团队、十佳医生荣誉称号。同时担任了规培医师、实习医师、进修医师的教学活动,取得了学员的好评。在学科带头人李毅中教授的带领下继续将科室做大做强。科室目前有四个病区,新院旧院各两个,目前有床位将近200张,均能保证较高的床位使用率。同时在医院领导支持下我科引进全省首台天玑骨科机器人、碳纤维手术床、关节镜、椎间孔镜、C臂机、超声骨刀、高端手术显微镜、术中神经监护等先进设备,为技术的进步提供了保障。在几代骨科医生的共同努力下,医院骨科取得了辉煌的成就,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①治疗疾病种类越来越多:过去,由于技术的原因,医院骨科存在很多禁区,许多患者得不到合适的治疗。现在,从脊柱到四肢,突破许多。②治疗理念的提升:过去,强调“生物医学模式”,现在强调“社会—生物—心理”医学模式,提倡“以人为本”的理念,围绕此理念,技术趋向“微创化”,尽最大可能保留患者的活动功能;在辅助手段上,日趋“智能化”,导航设施已经逐渐普及。③国际影响日益增强:医院骨科医生在国际知名期刊上发表论文逐年增多,学术影响不断增大。为体现服务于民、走向基层的思想,医院骨科医生多次深入贫困地区以及乡镇,通过开展专家门诊、查房、手术指导、讲座授课、巡回义诊、访贫扶困等多种形式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广大人民群众进行医疗帮扶活动。这些专家们高尚的医德医风和精湛的技术得到了广大群众的高度评价。同时我们骨科在全省率先引起天玑智能骨科手术机器人,这是国际上唯一能够开展四肢、骨盆、脊柱全节段手术的骨科机器人系统。骨科团队在全国关节技艺福建赛区、椎体成形术南中国福建赛区等赛事拔得头筹。

(一)脊柱专业

20世纪90年代末期,系统地学习并引进了当时最先进的脊柱外科矫形技术,即Harrington、Luque、Zielk技术、CD技术等。并广泛应用于临床,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闽南地区率先开创了治疗脊柱侧凸、脊柱后凸、脊柱骨折、脊柱肿瘤和强直性脊柱炎等的新时代,为医院脊柱外科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科室在现代脊柱外科理念指导下,建立了与国内大医院同步的诊断治疗护理规范制度,并在临床实践中不断完善。强调完善的术前准备,每例患者都要进行细致规范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完善术前辅助检查,进一步广泛开展了椎管造影、椎间盘造影和选择性神经根造影封闭等检查技术,争取做到诊断明确,病变定位准确。倡导全麻手术和术中血压控制,以减少麻醉对患者的不良刺激,增加手术安全性。术前还要对拟手术节段进行定位确认,以避免手术节段错误的过失发生。手术过程中,主刀医生要佩戴头灯和手术放大镜,并采用双极电凝止血,减少了术中出血,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在这个时期,医院骨科就可开展各种类型的脊柱脊髓损伤、脊柱骨折、颈腰椎间盘突出、椎管狭窄症、腰椎滑脱症、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脊柱结核、脊柱脊髓肿瘤、脊柱畸形等疾病方面的手术,治疗效果十分肯定,患者恢复迅速。近几年,脊柱外科紧跟国际上的发展趋势,重点以微创脊柱外科为突破方向,先后开展了经皮椎体成形术、经皮椎弓根螺钉固定术、腰椎微创经椎间孔入路腰椎融合术(MIS-TLIF)、微创腰椎前路融合术(MIS-ALIF)、经皮椎间孔镜、经皮椎板间镜、颈椎后路内镜下Keyhole技术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胸椎黄韧带骨化内镜下切除术、微创经皮内镜下腰椎融合术(PE-TLIF、PE-PLIF)等多项省内领先微创术式,这些微创治疗技术,在达到或超越与常规开放手术相同疗效的同时,显著减少了患者的创伤,术后患者疼痛轻微,恢复更快,术后并发症更少,能尽早重返原有工作生活状态,有效地降低了患者治疗的时间成本和经济负担。脊柱外科俞海明主任有幸成为中国大陆第一位到英国皇家国立骨科医院(RNOH)脊柱外科进修访学的医生,与导师国际知名专家Molloy教授建立了密切联系,并邀请Molloy教授为我校客座教授,2016年俞海明主任留学归来后率先在省内开展微创腰椎斜侧方融合术(OLIF),在国内率先开展L5S1 OLIF技术,并在国内首先提出将椎间孔镜技术和OLIF技术相结合实现腰椎前路直接减压,相关技术发表在中国矫形外科杂志上(2019),同时俞海明主任还开展了一系列高难度复杂脊柱畸形矫形手术,获得较大的社会反响。施进兴主任积极开展脊柱内镜治疗,特别开展了不少老年人的椎间孔镜,不断把脊柱的治疗推向精准化、微创化。叶晖主任从上海和美国学习回来后也积极开展各类脊柱手术,并且在院内率先开展了脊柱显微镜手术、显微镜下颈椎前路ACDF和腰椎显微镜下TLIF手术。叶晖主任先后去了是麻省总医院和UCSF脊柱中心进行并率先开展了颈椎病钩椎关节切除术。

(二)关节专业

此阶段医院的人工关节置换经历了从小到大、从少到多的稳步发展,完成了质的飞跃。在这段时间科室可独立开展髋关节置换、膝关节置换手术,适用于髋关节骨性关节炎,股骨颈骨折,股骨头缺血坏死,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所致的髋关节炎,股骨头、颈或髋臼肿瘤,以及累及膝关节的退变性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创伤性关节炎、感染性关节炎后遗的关节破坏、大面积膝关节软骨坏死等疾病,这两种手术能够缓解关节及其周围疼痛,增加关节活动范围,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科室开展人工关节置换以来,取得了巨大成就,表现为①假体品种增加:国产假体和进口假体广泛应用,疗效显著。②手术技术日趋成熟:适应证的选择、假体选择、假体固定方法、手术操作、预防性抗生素的使用以及术后功能康复等更加规范化。③术中出血量大为减少:单侧全髋、全膝可不输血,术中、术后回收自体血可以保证患者的安全。④双髋、双膝一期同时置换渐普及(减轻病人痛苦、经济负担,缩短住院和康复时间)。⑤膝严重屈曲畸形关节置换术受到国际好评。⑥围术期处理(糖尿病、激素使用等)积累了一定的经验。⑦其他关节假体逐步开展:肩、肘、腕、踝、假体以及为修复肿瘤切除特制假体等。同时关节外科运用ERAS理念在临床工作中,取得良好疗效。同时关节外科作为DVT防治参访单位,经常接受各个医院的学习和参观。

(三)创伤专业

自科室成立以来,创伤骨科就不断发展。在20世纪90年代初,创伤骨科就在国内较早开展了带锁梅花髓内钉这一微创治疗骨折的新技术。医院骨科从一开始就坚持采用与国内顶尖医院同步的先进的骨折治疗方法,全部医生都进过规范的创伤骨折治疗培训,其中姚学东主任还担任AO讲师。在步入21世纪后,医院骨科对于老年性骨质疏松骨折(包括髋部、腕部、肩部和脊柱骨折),从骨折的手术到骨质疏松的治疗,也积累了丰富的临床经验,在闽南地区上率先采用了DHS治疗复杂性股骨粗隆部骨折和股骨头置换治疗股骨颈骨折,大大缩短了这一复杂骨折的手术时间,减少了出血量和手术并发症,使高龄骨质疏松骨折患者得到了早期、顺利的康复。这段时间骨科将微创技术广泛应用在四肢及骨盆骨折的治疗上,大大减少了并发症,缩短了治疗周期,减轻了患者的痛苦,同时还成功地治疗了大量的骨折畸形愈合、不愈合、内固定失败等疑难病症。医院在2004年逐步开展锁定钢板经皮微创内固定,2005年之后省内首批开展闭合复位髓内钉技术一直处于省内国内先进行列。

(四)运动医学专业

运动医学科具有先进的运动损伤诊疗理念与微创技术,采用全关节镜下或关节镜辅助下的微创技术,手术具有创伤小、出血少,疗效好,平均住院日短,在缓解患者“看病难、住院难”困扰的基础上,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住院时间短、花费少”的诊疗需求。在这一时期,王文怀主任克服一切困难,十几年来坚持开展关节镜手术,使得医院关节镜手术从无到有、至逐步正常,王文怀主任逐步开展膝关节、肩关节、踝关节、腕关节等各类关节镜手术,并鼓励年轻人学习运动医学,在开展常规手术同时开展了关节镜下多种骨折的微创治疗,取得了良好的疗效并发表多篇CSCD论文,包括:关节镜下三点缝合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早期疗效、胸腔镜辅助复位与传统手法复位经皮髓内钉内固定治疗锁骨中段骨折的疗效比较、腕关节镜辅助治疗关节内桡骨远端骨折的早期疗效观察。运动医学从开始的关节镜探查,发展到现在的关节软骨移植与修补、前后交叉韧带重建、膝关节多韧带重建、髌股关节重排列术与稳定术、半月板成形、修补与移植、关节内游离体摘除、各种肩袖撕裂修补、肩关节单向及多向不稳、冻结肩松解术、肩峰减压与成形、关节盂唇修补、肱二头肌腱固定与SLAP修补、踝关节不稳的治疗、踝关节骨软骨损伤微创及开放治疗、跟腱腱病和断裂的微创及开放治疗、关节镜下各类踝关节疾病的微创治疗、肘关节清理、网球肘、肘关节不稳、髋关节盂唇修补、股髋撞击症、游离体手术等。除此之外,在骨骼肌损伤和运动性肌腱损伤方面也有专门研究和独特治疗。运动医学的人才也不断涌现,戴章生主任、郑煜辉副主任、庄华烽副主任、王培文副主任、陈守勃副主任、吴世强副主任等也在运动医学领域取得了一定成就。叶晖主任最早开展局麻下关节镜手术和不用止血带关节镜手术,和关节镜日间手术。

(五)骨肿瘤专业

科室在脊柱、骨盆和四肢骨肿瘤的诊断和外科治疗方面处于省内先进水平,骨肉瘤保肢治疗患者达到长期无复发。完成大量高难度手术,包括骶骨、骨盆肿瘤治疗,脊柱肿瘤治疗,四肢恶性肿瘤保肢治疗,儿童恶性骨肿瘤保肢治疗,以及骨与软组织恶性肿瘤化疗等方面。特别是在骨盆肿瘤的外科治疗方面,科室在不断的实践中完成了对这一公认手术禁区的突破。骨盆恶性肿瘤的切除重建一直被认为是骨科手术的难点,丰富的血管和神经往往成为肿瘤的保护伞,其中临近髋臼肿瘤的切除后重建更是备受关注。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科室通过不断攻关和学习,成功开展骨盆肿瘤切除和骨盆置换术,获得了令人满意的疗效。赵春安主任从上海九院进修后开展了人工肿瘤膝和肩关节置换有些患者至今健在。李毅中教授在2006年省内率先开展人工椎间盘置换手术,在省内较早开展了脊柱恶性肿瘤全椎体切除术。

(六)小儿骨科专业

能够熟练先天性髋关节脱位、马蹄内翻足等各种先天性及后天性复杂肢体畸形、儿童四肢骨折等各种复杂创伤及后遗症的治疗、儿童股骨头坏死(Perthes病)、脑瘫后遗症、肌性斜颈、儿童骨与软组织肿瘤、各种肢体少见病及疑难杂重症、四肢脊柱骨折、畸形、结核、肿瘤等,获得广大老百姓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