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机构变革
1956年—1957年,医院筹建病理科。
1958年1月,病理科正式开业,科室设在原医院天桥南侧2层(原五官科病房),面积约150平方米,有医师1名、技术员2名。
1978年,病理科迁至旧门诊楼3层沿街侧(威远楼边),共有8间,面积约200平方米,有医师2名、技术员2名。
1983年,病理科迁至内科楼(4号楼)3层东侧,共8间,面积约250平方米。
1992年,病理科建立免疫组化室开展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
1998年,科室迁至门诊楼七层北侧共15间,面积约450平方米,设取材室、细胞与冰冻室、免疫组化室各1间,制片室4间,诊断室、资料室各3间,图文文档室、库房各1间;有主任医师2名(含返聘1名),主治医师2名,住院医师1名,主管技师2名,技师1名,技士1名。
2009年,病理科扩大工作间10平方米用于细针穿刺室;调整、规范病理污染区;增设一间分子病理室开展FISH、原位杂交技术。
2011年,病理科成为福建医科大学8个“临床医学(临床病理学方向)”专业本科实习基地之一;开始筹备建设亚专业组。
2015年1月,东海院区一期病理科设立,设取材室、技术室、诊断室、资料室、库房、值班室各1间,面积约160平方米,主要开展术中冰冻快速诊断。
2020年10月,东海院区一期病理科冰冻室搬迁到核心病房楼(8号楼)4层新病理科冰冻室;鲤城院区新增4间资料室面积约50平方米,位于儿科旁边沿街原动物房,用于存放2014年前的病理蜡块、切片及纸质资料。
2021年1月,病理科主体搬迁至东海院区核心病房楼(8号楼)4层西侧,面积1000余平方米,包括三部分:常规病理区,面积近900平方米,分清洁区(服务前台、男女更衣室、医师办公室、教学与会诊室、病理资料暂存室等)、轻污染区(组织制片室、免疫组化室、FISH室等)和重污染区(标本接收与贮存室、冰冻切片室、取材与脱水室、细胞室)及其他(试剂库房、普通库房、男值班室、女值班室等);分子病理室,面积120平方米,包括PCR实验室;尸体剖检室面积约30平方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