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主要工作

第四节 主要工作

设备处的职责范围包括负责医院医疗设备的发展规划、年度计划的组织、制订和实施等工作;负责全院(含教学、科研部门)医疗设备及医用耗材的购置、验收、技术保障(质控)、维护、维修、档案管理、应用分析和设备报废等全过程管理;对全院各学科的发展及医、教、研设备引进做好调研工作;给决策层提供可靠的科学情报,可靠的论据、论证,做好参谋作用;同时,对临床各科室基础设备做好更新添置计划申报工作,做好全院医疗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保证临床工作的正常运转;库房实现计算机化管理,保证全院医用材料的正常供给。

设备处以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科学化、人性化的管理方式,不断提高全处人员素质及专业技术水平;提升为临床服务意识,以病人为中心,以临床为中心,加强沟通、协调、合作;以科学的发展观,为创建和谐的基本现代化医院而努力。

1989年6月,全院医学装备固定资产不足300万元,为提高临床医疗、教学、科研水平,设备处在医院领导的主持下,遵循国家的法律法规,引进多项世界领先的医疗设备;至2020年7月,全院固定资产7353台,价值78359.8万元,其中10万元以上设备1147台,包括医用直线加速器系统、1.5T和3.0T医用磁共振成像系统、超高速多层螺旋CT、DSA血管造影系统、骨科机器人、PET-CT、新型超声支气管镜系统、半导体激光光动力治疗仪、神经外科手术导航系统、高级手术显微镜、光学相干断层成像系统、胆胰子镜直视系统、高级手术显微镜、高端心脏彩超等大型医疗仪器设备,为医院高质量的医疗服务提供了有力的保证。

随着医院教学、科研事业的快速发展,仪器设备等固定资产总值迅速增加。设备处根据医院的发展特点和院领导的要求,转变管理思路,解决新时期仪器设备管理工作中出现的问题,改革管理模式,提高仪器设备的管理层次,利用信息技术等现代化管理手段,使医院设备管理工作迈上了新的台阶。仪器设备资产管理方面做到仪器设备的账、卡、物一致,为医用设备的规范管理升级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设备处及时做好以往文本资料的电子化归档工作,安装仪器设备计算机管理软件。新的设备管理系统包含合同管理、供应商管理、设备台账管理、设备维修管理、设备调拨管理、设备报废管理等功能,较好地满足了医院的管理要求;设备处保留完整的设备原始档案、设备维修、调拨、报废记录,方便日后数据查询与统计

为提高医疗器材的管理效率和医疗服务的质量,引进了5S管理理念,加强工作人员对5S管理理念的学习,设备处建立5S推行小组,从整理与清洁、考核与评价、素质提高3个方面推进5S管理,使工作人员在开展日常工作时有章可循;对办公室、维修组、设备仪器室、仓库等进行整理,确保每一步工作均高效可靠;制定严格的评价考核方案,明确考核的要点和重点,设计科学的考核流程,合理的考核指标和细则,提高5S管理推广工作的效果;规范工作流程,积极学习5S管理知识,定期安排科室工作人员参观学习,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

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设备处在院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强化组织保障突出党建引领作用,以“讲政治,守规矩,简流程,保重点”为原则,建立健全防疫期间的设备物资保障机制,确保运行科学、有序;与相关职能部门合作制定应急物资的发放制度,建立健全物资采购、储备、保管、发放工作规程和台账;全方位落实保障措施,多渠道保障物资供应;通过政府统筹、接受社会爱心捐赠、应急采购等多种渠道、方式筹措物资,为援鄂医疗队、3.7事件重大人员伤亡抢救,以及医院日常的防疫工作提供了充分保障。

自2020年下半年始,医用高值耗材的政府集中采购逐渐推行,设备处作为负责部门代表医院积极参与,逐步规范、持续改进医用耗材的采购申请流程,控制医院运行成本;2020年上半年,引入第三方服务,对东海院区手术室、供应室、ICU的医用气体运行和鲤城院区的气体应急进行维护维修,双方合作融洽,为医用装备的社会化管理做了有益探索。

随着工作的开展,设备处进一步加强信息化管理水平,增强与其他各职能部门的联系与合作,改变单一部门纵向管理的模式;在一个管理平台上及时沟通,协调在仪器设备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充分发挥其他职能部门在仪器设备管理中的积极作用,共同管理好医院的各类设备,为医院的安全运行提供了坚实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