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大事记
20世纪50年代以来,医院是福建医学院和福建省卫校、晋江专区卫校的实习基地,每年接收大、中专生50多人实习。
1972年,医院开办护士班,学员20名,学制二年半。
1994—1996年,医院逐步建立健全护理各项规章制度及护理检查标准,包括《消毒隔离标准》《病房管理标准》《基础护理制度》《护理操作技术》《护理文件书写标准》等。
2002年,护理教研室成立,共有教研室成员13人,首任教研室主任为留淑惠;庞荷莲参编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高级助产学》;6月11日到20日,留淑惠到瑞典、芬兰大学参观交流。
2003年,林玉勤受卫生厅派遣作为卫生部第十批援博茨瓦纳医疗队替补队员赴博茨瓦纳执行为期2年的援外医疗任务;抗击“非典”时期,根据省卫生厅要求选备赴京援助护理骨干4人;1月13日,医院经福建医科大学批准医院成立由13名具有高级职称的护理人员组成的护理教研室;3月19日,医院成为福建医科大学护理系本科生实习基地。
2006年8月31日—9月8日,李新丰参加中华护理学会组团赴台湾参加第22次论文发表会暨两岸护理学术交流;首位护理人员赵惠芬脱产攻读福建医科大学2006级护理研究生。
2008年,医院积极应对汶川地震抗震救灾工作,选派邱晓萍、林玉勤赴汶川参与救灾;改造骨科病房为爱心病房,由王丽璇负责病房管理,共接诊13名汶川地震伤者。
2014年,护理部积极参与东海院区一期工程筹备及交接工作;泉州市卫计委授予医院“泉州市静脉输液安全管理质量控制中心”挂靠单位;加强境内外学术交流,赵惠芬、郑剑煌、赵梅晶和吴淑华赴台参加第五届海峡护理论坛,并进行大会发言。
2015年1月,护理部参与东海院区一期病房搬迁工作,东海院区急诊、门诊开诊;与泉州医高专院校合作办学签约,协同培养急救专科护理人才(大专班)。
2016年,护理部接待瑞典林奈大学的3名护理学生为期一周的交流学习,安排中医护理相关理论和方法及家庭访视等多项学习内容。
2017年,首届与泉州医高专合办的急救护理方向班38名学生均取得方向班结业证书;赵惠芬获得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2018年,护理部积极筹备核心病房大楼;赵惠芬首次招收护理专业学位型硕士研究生1名;消毒供应中心质量持续改进项目在国际供应室年会上被选中为全球的优秀案例;刘华玲、肖娓珠和洪美红受邀在第34次护理研究论文发表会暨两岸护理学术交流大会发言;李海朋、黄亚三参加第15批援博茨瓦纳医疗队,为期2年。
2019年,护理部参与核心病房大楼搬迁工作,东海院区二期核心楼启用;护理部获批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基地,成为护理学院的第7家专硕临床实践基地;谢宝缘、苏晓萍、肖娓珠、郑剑煌和陈绵绵被评为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副导师;郑剑煌获得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2020年,武汉暴发新冠肺炎疫情,响应国家号召,护理部前后共选派50名护理人员加入福建首批及第十一批援鄂医疗队,赴武汉抗疫。护理团队获批为泉州市丰泽区东海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泉州鲤城区开元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泉州兴贤医院养护中心3家护理技术服务帮扶基地的支援单位;助产士专科、手术室专科、静疗专科通过福建省护理学会首批专科护士临床教学基地审批。积极应对新冠肺炎集中医学观察点欣佳酒店发生楼体坍塌事件。谢宝缘获得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导师资格。
2021年,筹备推行护理绩效改革,确定临床护理单元绩效方案;开展建院140周年系列活动;负责举办福建省护理学会护理技术服务帮扶基地在泉州签约挂牌仪式;谢宝缘、赵惠芬和郑剑煌获福建医科大学护理学院护理学专业学术学位硕士生导师资格;谢宝缘代表福建省护理学会参加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
执笔人:谢宝缘、刘华玲、黄凤凤、许珊珊、赵惠芬、方珠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