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才引进
(一)扎实推进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引进
2010年以前,先后引进省外高级专家、博士,海归博士6人;2012年以来,招收引进省外博士、高级专家20余人。
(二)以柔性引才为契机,突破引才瓶颈,助推学科建设
2000年以来,医院先后聘任荷兰阿姆斯特丹自由大学Onno教授、纽约玛摩尼医院癌症中心黄夷伍教授,德国巴德贝尔心脏中心心脏内科医院副院长余江涛教授、新泽西Atalanticare Regional 医学中心郑景生教授为客座教授,带动相关学科的发展。
“十三五”期间,制订《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意见》,深入探索刚柔相济的引才机制。加大柔性引才力度,将柔性引才作为实行更开放人才政策、加快吸引集聚创新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的突破口和着力点,探索更加灵活多样的引才机制。
2015年以来,先后聘任“闽江学者”杨大鹏教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临床医学研究院执行院长王向东、新西兰奥塔哥大学Madhav Bhatia教授、希望之城癌症治疗中心Ravi Salgia教授、西奈山伊坎医学院Charles A.Powell教授、德州大学麦戈文医学院分子医学研究所高级研究员权媛为特聘教授。
聘任美国贝勒医学院副教授关小明、新英格兰生殖医学科实验室主任佘力平博士、英国皇家国立骨科医院Sean Molloy教授、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Jay Stewart教授和YingHan教授、纽约州立大学黄若青教授、杰斐逊大学超声研究所刘吉斌教授、新南威尔士大学医学院石雁川教授为客座教授。
实行名誉学科带头人聘任办法。聘任国内知名专家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院长陈荣昌教授、北京协和医院曾小峰教授、云南省皮肤性病研究所所长何黎教授、东部战区总医院普外研究所所长任建安教授、浙江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超声医学科主任黄品同教授为相关学科名誉学科带头人,指导学科规划和建设。
聘任米兰大学Marraro教授、Claudio教授为福建省呼吸医学中心顾问,聘任美国德州大学休斯敦医学中心分子医学研究所助理教授王大春、新南威尔士大学医学院高级研究员林树来院工作,分别负责建设和管理干细胞实验室及神经调控代谢性疾病研究中心。
柔性引进任建安教授临床科研团队,打造重症医学发展平台,带动多学科团队发展;聘请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龚彪教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儿童医院李宁东教授为学科顾问成立名医工作室。
聘任《临床和转化医学》杂志主编助理赵红、美国圣地亚哥SHARP医院主治医生傅阳恒、西班牙高级技师伊纳奇·阿罗育·索拉根为外聘专家。
发挥海西地缘及文化优势,吸引台湾籍人才,满足薄弱学科人才需求。先后聘用台籍博士后柯智元为临床营养科负责人、长庚科技大学教授楼迎统、陈美燕为客座教授,副教授陈敏丽、杜美莲为客座副教授;聘任台湾省呼吸治疗专家张新杰、洪惠苓为呼吸治疗专业顾问;聘用台籍医师1名、资深营养师1名、呼吸治疗师4名。
实施高级专业技术人员互聘工作,聘任福建医科大学基础医学院李立胜副教授、公共卫生学院何斐副教授、刘凤琼副教授到医院科研指导岗位工作,促进学校基础研究与医院临床研究的交流融合。
(三)2016年,向泉州市政府争取高端人才及特殊岗位津贴200万元/年
(四)依托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招收培养博士后人才
2015年9月,经国家人社部审批,医院设立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017年,首名博士后——台籍博士柯智元成功进站并获得海峡博士后交流资助计划资助,2019年,柯智元博士后以优异成绩出站,招收印度籍博士后Kandhasamy进站,2021年招收阿富汗籍博士后木加希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