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什么样规模的企业?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知道企业规模是指什么。
按照中国国家统计局2003年颁布的标准,中国企业的规模分成大、中、小型。如下表所示:
续表
(来源:百度百科)
如此表所示,衡量企业规模的要素包括从业人员数量、销售额和资产总值等。其中,最简单而核心的要素是从业人员数量。
对于上市企业,求职者可以从其年度财报查阅到以上三个信息。对非上市企业来说,求职者可以从其官方网站和企业内部的从业人员(即亲朋好友)那获取信息。并且最好收集到最近三年的情况,以此分析出大致趋势的走向。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求职者真正需要关心的是细节的信息,包括:一个企业在华(中国)境内的从业人员有多少,设置的总部地点在哪里,分支机构有几个,有无生产基地,有无研发基地等。这些信息会帮助求职者确定目标企业(尤其是外资企业)在国内的真正规模,再根据自身需求,判断是否还有必要进一步了解其业务状况。
了解企业的规模以后,求职者需要思考自己想进大企业还是小企业。
下表简单分析了大企业和小企业各自的普遍利弊:
[注]1.此处分析的前提是基于同属一个行业,指明的是普遍情况,并不代表所有情况。求职者可以根据个人偏好增减比较项目,并且针对想应聘的企业做具体的对比分析。
2.分位是统计学概念。如果有100个数,按从小到大排列,排在第10个即为10分位值,排在第50个即为50分位值,也叫中位值。薪酬分位一般采用四分位,即25,50,75,100。75分位就是中高值。
如果求职者要跨行业比较企业规模,建议务必先对比较的各个行业进行深入的调整。作者不建议进行跨行业比较,因为行业之间差异悬殊,很难具备可比性。比如服务业和制造业之间,新兴的互联网业和传统工业之间,都没有可比性。即使在同一个大类行业内,不同的子行业也往往差异很大。比如物流行业里的快递企业和供应链管理企业,又比如人力资源咨询服务企业和企业管理战略咨询服务企业,都是不同的。
最后需要指出:对于互联网行业的企业,无需从企业规模大小去做过多比较。这是因为互联网行业的许多小企业提供的资源,完全堪比其他行业的大企业,甚至更多。总之,求职者务必凡事就事论事,具体情况具体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