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则2:认识自我永不嫌晚
C君的职场之路如果算不上坎坷,也绝对算不上平坦。从学数学到做孩子王,从做销售、技术到做幼儿教育的研究者,可以说其经历也算特别,其转型也算巨大。
如今,他终于找到了自己的职业方向,不管未来如何,作者觉得我们至少可以向他学习一点:勇气——认识自我的勇气。这种敢于不断拷问自己的内心,在不断尝试中努力发现自己适合做什么的人并不多。(关于自我认识的问题,读者可以参见上部第三章的相关内容。)
C君“浪费”了不少的时间琢磨明白了自己适合做什么,而我们很多人却根本意识不到这需要琢磨。回想毕业当年,多少人是父母说公务员稳定,就去考公务员;多少人是学长们说银行钱多,就去投银行;又多少人是觉得女孩子做文员好,男孩子做技术佳,销售适合油嘴滑舌的人去做。再往前追溯,当年填写高考志愿的时候,我们又有几人清楚或会去思考一下自己的兴趣是什么,自己感兴趣的专业会学点什么、出来后能做点什么呢?我们都在忙着研究学校排名、热门专业。当然,即便如此,因为我们中的不少人也把活干得不错,钱挣得不少,所以慢慢自己也觉得自己就适合干手头的活儿,并且工作就是为了赚钱养家。
毕业后,觉得自己找的工作不如意的人并不会少。但是,很多人要么选择忍耐,要么盲目地换工作,频繁地跳槽。几年之后依旧不知道自己适合做什么;或者为了自己感兴趣的工作,应该学些什么、提高些什么;或者道理都清楚了,但就是付诸不了行动或坚持不了。像C君这样敢于跨专业去重新学习的人恐怕可以算异类了。而我们更多地是报个外语学习班就觉得能提高自己的口语水平,然后跻身世界500强大公司就算达到事业巅峰了。
即使毕业后,顺风顺水地找到如意的工作,干得也不赖,也不能因此就断定已经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工作了。如今的社会发展太快,行业在升级、产业在转型,职场的瓶颈期也往往会更早地到来。谁能保证自己会一直做个螺丝钉?谁又能保证可以一直在某个领域里以不变应万变?
如果没有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领域,没有认识到自己真正的所长,即使能将事情做好,也很难将事情做到最好。
不管在职场行走多久,探究自我、认识自我永远都不嫌晚。我们不妨问自己一个问题:目前我的工作是最适合我的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