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公司之预期不符——竟然什么都能变!
案例:
Q:
男,海归本科。从代理商一路走到企业方。帅气的小伙(如今是已婚奶爸),沟通表达能力佳,外语佳,一直做市场工作,属于面试讨人喜欢型的人。可就是这样一位帅哥,在前两年跳槽到一家业内知名公司时,竟然做了三天就辞职了!没错,就三天!
怎么会呢?原来,Q君进入公司后,部门总监向他正式陈述了工作职责。Q君发现,这些职责不仅和原本拿到的JD(职位描述)不符,而且和历次面试中得到的信息都不符。他仔细回想了猎头、人事经理和直线经理先后向他描述的工作职责,发觉没有一条和总监说的符合,甚至可以说是南辕北辙的工作。Q君对这样的“戏耍”无法接受,外加三天的观察让他感觉整个团队缺乏工作的激情,各人对自己的职责范围都不够明了,他觉得只能选择离开。人事部门对他的行为表示理解并予以道歉。当负责招聘的人事遇到说变就变、做事没有章法的部门时,也只能仰天长叹了。
经此打击后,Q君跳槽越发谨慎。三年后,其已经做到了一家跑车公司的市场总监一职。可见祸兮福之所倚,关键看当事人怎么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R:
男,硕士,已婚。一直在主流外资车厂工作,先后做过销售、网络和市场。2014年,他抱着运用自己的经验大干一番的心情,从北京跳槽到了上海的一家新兴公司。却未曾想到接连遭遇该企业的高层人事变动和所在团队的组织结构变动。眼看着自己的职责范围不断变小,甚至办公地点也即将从CBD搬到郊区,R君被这一连串意料之外的变化弄得措手不及,颇受打击。可以说,这家新公司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对于其他的变化,R君尚可以调整心态去努力接受和适应,但是地点的变化则是让他欲哭无泪:挪地方住可不是件容易事,不挪地方住,交通又是个大问题。
换谁遇到Q君、R君那样的跳槽经历,难免都会胸闷不已。那么跳槽是否只能靠运气呢?是否一不留神就会跳到“坑”里去呢?如果你在跳槽前运用下面这条准则行事,那一定会减小这方面的几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