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需要考虑哪些因素?
(1)首先是个人因素。除了问题23所说的个人特质是否合适外,更重要的是一个人是否萌生了想转型的念头。念头也就是动机,动机可以是单一的,也可以是多样的。作者总结了一些常见的动机供参考:
●本行业夕阳西下,前景堪忧;
●目前XX(互联网)行业很热门;
●多年的XX(销售)做得我筋疲力尽,真想换个别的做做;
●听说XX(读个海外的MBA)就可以XX(进管理咨询公司),收入要比我现在高得多;
●我在甲方做总监已经做到玻璃天花板了,跳槽去其他甲方也是差不多的情况,不如去乙方做做,可以做个总经理;
●我一直在乙方工作,如果去甲方工作可以弥补我经验的缺陷;
●目前的工作我已经驾轻就熟,毫无挑战;不知道我还能做什么,能不能转型去做做XX;
●如果内部转型去做XX,我就更有机会往上升职;
●我感觉自己不适合和数据打交道,老板总是嫌我出错,要不我转去做做别的,别的不需要太细心的工作;
●几份工作下来,我感觉自己还是没找到最适合的工作,我应该再换个职能做做;
●这份工作加班太多了,不过做XX的加班都多的,要不我换个YY做做;
……
上述的动机正确与否不能一概而论,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有一个简单的判断原则:但凡以逃避目前的职场困境、职场倦怠期为目标的动机都是错误的,甚至可以说是可笑的。多少人根本没有去调查转型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种种麻烦,只是由于幻想通过转型来解决一切问题而盲目跳槽。这种消极应对的态度注定其不管到哪里都不会产生积极的行动。即使跳槽者在一时脑热的行动以后,又凭运气得到了机会,最终的结果也还是会差强人意。反之,以突破目前的职场困境、职场倦怠期为目标的动机是值得鼓励的。只有当求职者经过深思熟虑后,作出了转型式跳槽比普通跳槽更值得尝试的判断,其才会具体着手做准备。这种积极应对的态度注定了:即使谋求转型的最终结果不够理想,其在过程中也不会一无所获。
总之,作者希望大家是从正确的动机出发去思考并行动。
(2)其次是家庭因素。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和结婚不是两个人的事而是两个家庭的事一样,转型式跳槽也不是一个人自己的选择,而是一个家庭的选择。生活包括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家庭因素自然就包括经济因素和精神因素。分析如下:
[注]家庭生活包括子女教育、父母赡养、配偶相处等家庭事务。
(3)最后是环境因素
环境因素列在最后不是其不重要,而只是一个从微观到宏观的排序。环境因素包括整体的宏观经济走势(国内外),各行业的目前状况和发展趋势以及前沿领域、技术。关注和分析环境因素才能确认自己想转型、想跳槽的大前提不出现重大失误。
实际上不管跳槽是否涉及转型,都需要考虑个人、家庭以及环境因素。只不过因为转型的风险更高,成功难度更大,所以更需要求职者慎之又慎,考虑各方面因素后再作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