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地跳槽之爱你好难——成本有几何

06 异地跳槽之爱你好难——成本有几何

案例:

G:

女,名校硕士。毕业后在日资车企做市场方面的工作。日企的特点通常是升职慢,发展空间有限。她感觉发展遇到瓶颈了,想看看外面机会。考虑到自己还是单身,没有家庭负担,而北京似乎一直没有合适的机会出现,她想或许可以关注上海的机会。

2013年年底,通过猎头推荐,她和上海一家车企接触后顺利地进入到谈薪环节。根据以往经验,异地的生活成本对于一线城市之间的跳槽而言,主要在租房上。人事根据实际情况,将其异地租房成本算在每月2500元左右。按这个价格,可以租到离公司车程不足20分钟左右的小区。该公司有不少同事租住那里,周边生活设施齐全,房龄、房型都还不错。剔除租房成本,实际薪资涨幅也达到职位上限水平。

G君虽然知道公司方的诚意和努力,但还是拒绝了那个Offer。原因是其对租房成本的考虑远远超出了人事和猎头的预估。其觉得这个价位只能租一室一厅,而自己在北京贷款买的房子有三室二厅。和作者聊天时提及此事,她说她算过账,如果在上海要保持原有生活品质的话,该Offer的薪资涨幅并不具备足够的吸引力。虽然她觉得应聘的职位、部门的老板都挺不错,但因为经济方面的原因,她只能选择放弃。

之后没几个月,G君顺利跳槽到北京的一家德系公司。虽然德系公司和日系公司存在的问题很类似,其获得的薪酬涨幅和上海的那家也差不多,但毕竟不用异地挪动,而且也实现了她想去欧美企业的初衷。

世界那么大,异地跳槽究竟值不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