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心脑血管疾病是全球的第一大死亡原因,每年可夺走近2000万人的生命,《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2020》报道称,目前我国脑卒中患者约1300万人,冠状动脉性心脏病(冠心病)患者约1139万人,造成了严重的社会经济负担。中土脾胃乃后天之本,五脏的中心。脾主运化水谷,布散精微。嗜食肥甘厚味易于损伤脾胃,脾失健运,不能将多余脂质运化,痰浊内生,正如《证治汇补》所云“脾为生痰之源”。现代医学研究多认为脾失健运可导致痰瘀内生,进而导致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从脾论治心脑血管疾病即调控脾脏象功能,防治心脑血管疾病病理基础,预防或延缓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本书立足于心脑血管疾病这一重要民生问题,以脾脏象理论在心脑血管疾病中的重要作用为切入点编写。全书分上、中、下篇,上篇讲述脾脏象的历史沿革及与心脑血管疾病的密切联系,中篇讲述从脾论治心脑血管各类疾病的中药、方剂及健脾在心脑血管疾病防治中的重要作用,下篇侧重脾脏象基础研究,从生物模型制备、技术方法及脾脏象的现代生物学基础等方面阐述。全书基于团队二十余年研究基础,涉及理论、临床和基础三个层面,系统阐释从脾论治心脑血管疾病的溯源、应用和机制,为心脑血管疾病的防治及科学研究提供更有力的借鉴。

本书具体编写分工如下:李峥负责编写第一章和第三章(共计5万字),李珍一负责编写第二章(共计5.7万字),颜晓睿负责编写第四章(共计2.4万字),武玉、孙宇衡、王佳楠负责编写第五章和第八章(共计6万字),王钰负责编写第六章(共计2.8万字),王双负责编写第七章(共计3万字),杜莹、陈丽娟、马艺鑫负责编写第九章、第十章和第十一章(共计15.4万字),具星负责编写第十二章(共计5.7万字)。全书共计46万字,由杜莹、陈丽娟、具星、李珍一、马艺鑫统稿完成。

本书编写过程中,参阅了相关文献资料,在此向各位作者表示衷心的感谢!本书使用过程中,诚恳地希望广大读者批评指正,以便于进一步修订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