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肉蛋类
(一)牛肉
味甘,性温。补中益气,滋补脾胃,强健筋骨。用于身体虚弱,病后虚满,脾虚久泻之症。牛肉还可化痰息风。牛肉经加工制成“霞天膏”,可治沉苛固疾,中风偏枯,痰涎壅塞。需将净牛肉文火煮一日,榨取肉汁,滤去渣,浓缩入少量黄酒收膏,冷后切小块,晾干备用。
(二)兔肉
味甘,性平。补中益气,凉血解毒,止渴健脾,通利大便。兔肉是中老年人、心血管病以及肥胖症患者理想的动物食品。其胆固醇含量很少,而卵磷脂含量较多,具有较强的抑制血小板黏聚的作用,可阻止血栓形成,预防动脉硬化。
(三)鸡肉
味甘,性温。温中,益气,补精填髓,健脾胃益五脏,强筋骨补虚损。用于老年体弱,虚劳羸瘦,病后虚弱,产后乳少,泄泻,下痢,水肿,消渴,阴虚咳喘,肾虚耳聋等症。鸡肉还是益寿健身之佳品,老幼皆宜。
(四)猪肚
味甘,性微温。补虚损,健脾胃。用于虚劳羸弱,泄泻,下痢,消渴,小便频数,小儿疳积。《本草经疏》曰:“猪肚为补脾胃之要品,脾胃得补,则中气益,利自止矣。”
(五)牛肚
味甘,性温。补虚羸,健脾胃。用于病后虚羸,气血不足,消渴,风眩。《本草纲目》曰:“补中益气,解毒,养脾胃。”对脾气不足、健运失职所致之纳差、乏力、便溏者,可将牛肚洗净、切片,与120g薏苡仁同煮,制成牛肚苡仁粥。
(六)鸡胗
味甘,性寒。消食导滞,帮助消化。用于食积胀满,呕吐反胃,泻痢,疳积,消渴,遗溺,牙疳口疮。鸡胗粉粥可消积健脾,先将鸡内金6g、橘皮3g、砂仁1.5g共研细末,再用水煮米做粥,粥成入三物粉1/3量,加白糖适量。
(七)鸡蛋
味甘,性平。滋阴润燥,补心宁神,养血安胎,解毒止痒。用于热病烦闷,虚劳骨蒸,惊悸失眠,胎动不安,产后口渴,烫伤,疮疖等。醋鸡蛋有降血压作用。卵黄所含卵磷脂具有一定的抗动脉粥样硬化、抗脂肪肝和预防脑血管障碍的作用,但食用过多不利胃肠的消化。
(八)鹌鹑蛋
味甘,性平。补脾养血,强筋壮骨。用于气阴亏虚,口干舌燥,纳食不振,咯血,大便秘结。其所含芦丁对心血管疾病者有益,可少量食用。但脑血管患者不宜多食。对于神经衰弱、失眠多梦,可早晚各吃2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