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论治心衰常用方剂

第四节 从脾论治心衰常用方剂

心衰归属于中医的“喘证”“水肿”“心悸”等范畴。以心气虚、心阳虚为本,血瘀、水停、痰湿内阻为标,病因病机比较复杂,但总属本虚标实之病证。心衰病病位在心,而五脏一体,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五脏相互制约,相互影响。其中心脾关系最为密切,二者位置相邻,经络相通,功能相系,五行相生相制。心脏的正常搏动有赖于心气充沛,血液充盈,脉道通利,而脾胃健运则为气血充足的基础。若脾胃功能失司,气血化生乏源,则血不养心,脉道不利,可为心衰发生或加重之诱因,此乃“子盗母气”也。脾土灌溉四傍,脾胃之气皆入五脏。若脾土病及肺金,母病及子,肺宣发肃降不利,运化功能失司,痰水内结,可伤及心阳,阻滞心气。若脾胃化生无源,先天之精无法得到后天之精的补充,或中阳不运,水火不济,则久病及肾,影响心衰病的疾病进程。因此,健脾益气和胃,巩固机体后天之本应贯穿于心衰的治疗全程。

从脾论治常用方剂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