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苓桂术甘汤
(1)药物组成: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6g,甘草(炙)6g。
(2)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苓桂术甘汤是张仲景治疗痰饮病的经典处方。《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认为该方主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伤寒论》记载该方主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苓桂术甘汤在临床除了能治疗痰湿壅盛的高血压,在心衰的治疗中应用也非常广泛,已被证实是治疗慢性心力衰竭安全有效的药物,且毒副作用较小。苓桂术甘汤所治痰饮乃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若脾阳不足,脾失健运,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正如尤在泾所云:“痰饮阴邪也,为有形,以形碍虚则满,以阴冒阳则眩,苓桂术甘汤温中祛湿,治疗之良剂,是即所谓温药也。盖痰饮为结邪,温则易散,内属脾胃,温则能运耳。”《金匮要略》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方中茯苓甘淡利水,补脾厚土,健脾利湿以化饮,为君药。桂枝通阳消阴,补心阳而制水寒,温通血脉又化饮为臣药。白术祛湿健脾,脾气健运则湿邪去而不复。甘草和中益气。茯苓、桂枝相伍,一利一温,效果显著。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桂枝、甘草补心阳之虚。甘草、白术补脾益中、培土强源。四药合用温而不燥,利而不峻,标本兼顾,具有温阳健脾、化饮利水的功效。充分体现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理念。
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表明,苓桂术甘汤可以抑制心肌细胞凋亡,参与心率调节、改善心功能、调节血流动力学、控制血压调节血管活性、改善心室重构和血液循环、减缓心肌缺血损伤及心肌纤维化、抑制内质网应激损伤、抑制神经内分泌及细胞因子的效果。茯苓主要成分为茯苓素,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茯苓素可有效地激活细胞膜上的酶。可竞争醛固酮受体,逆转醛固酮效应,加快机体水盐代谢,起到利尿消肿效果;桂枝主要成分为桂皮醛、桂皮酸钠与原儿茶酸,具有利尿、扩血管效果;白术中含有发挥性成分如内酯类、多糖类可调节水液代谢、脂质代谢血糖;甘草中含甘草多糖、甘草次酸、甘草黄酮,具有保护心血管、抗炎、抗心律失常、抗纤维化等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