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二陈汤

二、二陈汤

(1)药物组成:半夏(汤洗7次)15g,橘红15g,白茯苓9g,甘草(炙)4.5g,生姜7片,乌梅1个。

(2)功效:燥湿化痰,理气和中。

脾主运化的功能失常,致饮食水谷不化,反生痰浊。过剩的膏脂堆积体内,引发血脂代谢异常。二陈汤出自《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治痰妙剂。治疗高脂血症,症见:胸闷气短、头晕乏力、肢体沉重、困倦嗜卧,舌淡红,苔白腻,脉弦滑。

方中半夏之性辛温而燥,可燥湿化痰,降逆和胃,为君药。橘红,辛苦而温,为臣药,与半夏相配,共祛湿痰,调畅气机,使胃气得和,清阳得升,眩悸得止。茯苓,健脾渗湿,使湿祛脾运,痰无由生,为佐药。茯苓为利水除湿要药,与橘红相伍,可化脾湿,畅脾气,使脾运化有权,又能助半夏祛痰。生姜用为佐药,可降逆化痰止呕,既能制半夏之毒,又能助半夏、橘红行气消痰,和胃止呕。佐入少许乌梅,酸敛生津,可以防半夏等过于辛燥,用量较少,不致助湿生痰。与半夏配伍,散收同用,相反相成,并收痰祛不伤正,邪去正复之效。使以甘草,调和药性。诸药相合,共奏燥湿化痰,理气和中之功。

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表明,二陈汤可使升高的TG显著地降低。半夏可阻止或延缓食饵性高脂血症的形成,对高脂血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其中对降TG和LDL-C的作用较显著。陈皮所含橘皮果胶对实验性高脂血动物能降低血清CHO,明显减轻和改善AS病变,延长AS大鼠的存活时间。甘草酸能降低高血脂以及预防高脂饮食诱发的动脉粥样硬化。许多实验证明甘草酸有保肝、利胆、促进肝细胞代谢等作用,对降低胆固醇含量作用最佳。生姜有降胆固醇、甘油三酯的作用。有研究报道,姜黄素有非常明显的降低高脂血症患者以及动物血清TC、TG、LDL、动脉硬化指数、载脂蛋白B(ApoB)和升高HDL、载脂蛋白AI(ApoAI)的作用。乌梅亦对二陈汤调节脂代谢有明显的增强作用。综上所述,二陈汤方中药物大多具有降脂作用,这更为二陈汤降脂提供了药理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