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苓桂术甘汤

六、苓桂术甘汤

(1)药物组成:茯苓12g,桂枝(去皮)9g,白术6g,甘草(炙)6g。

(2)功效:温阳化饮,健脾利湿。

苓桂术甘汤是张仲景治疗痰饮病的经典处方。《金匮要略·痰饮咳嗽病脉证并治》认为该方主治“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伤寒论》记载该方主治“心下逆满,气上冲胸,起则头眩,脉沉紧,发汗则动经,身为振振摇者”。故临床治疗痰湿壅盛的高血压亦可选择苓桂术甘汤。苓桂术甘汤所治痰饮乃中阳素虚,脾失健运,气化不利,水湿内停所致。若脾阳不足,脾失健运,则湿滞而为痰为饮,而痰饮随气升降,无处不到。正如尤在泾所云:“痰饮阴邪也,为有形,以形碍虚则满,以阴冒阳则眩,苓桂术甘汤温中祛湿,治疗之良剂,是即所谓温药也。盖痰饮为结邪,温则易散,内属脾胃,温则能运耳。”《金匮要略》曰:“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方中茯苓甘淡利水,补脾厚土,健脾利湿以化饮,为君药。桂枝通阳消阴,补心阳而制水寒,温通血脉又化饮为臣药。白术祛湿健脾,脾气健运则湿邪去而不复。甘草和中益气。茯苓、桂枝相伍,一利一温,效果显著。茯苓、白术健脾利水。桂枝、甘草补心阳之虚。甘草、白术补脾益中、培土强源。四药合用温而不燥,利而不峻,标本兼顾,具有温阳健脾、化饮利水的功效。充分体现了“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的理念。

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表明,本方可加强降低患者收缩压及脉压差的作用,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其降压机制可能与改善血脂、改善血管内皮功能、调控RAAS系统有关。茯苓不仅能使平滑肌收缩振幅减少,张力下降,从而影响体内代谢,降低血压,还可通利小便,通过排出体内多余水分减轻血管压力,从而发挥降压作用。这其中主要是茯苓潜在的醛固酮受体拮抗成分起到了利尿效果。桂枝有良好的舒张血管作用,能改善肾脏的血液循环功能,其主要成分桂皮醛对肾上腺皮质性高血压有降压作用,在120~360 mg/kg 剂量范围内,可依赖性地降低人体血压、左室收缩压。白术可降低血中甘油三酯,也可修复动脉粥样硬化造成的创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