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基础实验研究

三、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基础实验研究

李静娴等,通过评价多名痰湿体质高脂血症患者的TC、TG、HDL、LDL、体重、腹围、BMI以及痰湿体质表现变化,发现高脂血症患者中痰湿的生成与血中脂质水平增高和脂质代谢紊乱密切相关,血脂升高,可视为血中痰湿的微观显现。王朋等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总结与分析,发现脾主运化的功能能够通过改善低密度脂蛋白受体的表达来调节脂代谢。王莹等通过观察香砂六君子丸对脾虚痰浊证大鼠小肠cAMP/PKA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香砂六君子丸治疗脾虚痰浊证大鼠可能机制,脾虚痰浊组小肠cAMP活性显著降低,治疗组小肠cAMP活性显著升高;脾虚痰浊组GP、PHK、PKAmRNA和蛋白含量显著下降,治疗组GP、PHK、PKAmRNA和蛋白含量显著上升。香砂六君子丸可能通过调控cAMP/PKA信号通路影响脾虚痰浊证大鼠。冷雪等通过探讨化瘀祛痰方对脾虚型高脂血症大鼠肝脏固醇反应元件结合蛋白-2(Sterol regulatory element binding protein-2,SREBP-2)信号通路的干预作用,发现脾虚加重血清TC水平异常及肝脏脂质沉积,可能与调控SREBP-2信号通路中LDL-R、HMGCR、CYP7A1基因表达有关,化瘀祛痰方可调控该通路,发挥干预TC代谢失常作用。朱美林等发现脾主运化,脾失健运导致膏脂转输障碍。脾虚运化功能失常引起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及肝脏脂质沉积,可能与调控肝脏HL和CYP7A1等基因表达有关。宋囡等通过观察脾虚高脂血症(HLP)大鼠肝脏miRNA-122a及其与SREBP-2通路调控的关系,探讨脾虚对肝脏胆固醇代谢的影响及机制,发现脾虚加重血清胆固醇水平异常及肝脏脂质沉积,可能与miRNA-122a调控SREBP-2通路有关。陈丝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香砂六君子汤可减轻脾虚高脂血症肝脏细胞肿胀、空泡,其机制可能与调控胆固醇逆向转运有关。李芹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健脾化痰中药具有良好的保护高脂血症(HLP)脾虚痰浊小猪血管内皮功能的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激活S1PR1/PI3K/Akt/eNOS信号通路实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