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论治AS与铁死亡机制相关研究
铁死亡系一种铁依赖性的非细胞凋亡形式的细胞死亡,其主要原因是细胞内“铁”依赖的脂质氧活性氧异常增高、氧化还原稳态失衡。目前研究发现,铁死亡可能在维持心肌稳态和心血管疾病病理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医宗必读》云:“脾土虚弱,清者难升,浊者难降,留中滞膈,瘀而成痰。”中医所讲的“痰”是一种病理产物,是由人体水液代谢障碍所形成的,主要原因是脾气亏虚,导致津液的内停、输布失常从而水液凝聚,变为痰浊。”中医学将“血凝而不行”“血泣则不通”“凝血蕴里而不散”等词用来描述血瘀证,“血行失度”或“血脉不通”皆是AS发生的根本原因。AS多以虚实夹杂、本虚标实为病,且以痰浊及血瘀等邪实为主。塞因塞用,即以补开塞,是用补益药治疗具有闭塞不通症状的疾病,主要应用于因虚致阻的真虚假实证。AS符合这一病理特点,四君子汤是补益法的代表方剂。王杰等基于“塞因塞用,以补开塞”探讨了四君子汤通过铁死亡途径对ApoE-/- AS小鼠肝脏脂质沉积的影响,初步揭示铁死亡相关蛋白基因对AS的影响。实验将20只ApoE-/-小鼠饲喂高脂饲料8周,随机分为模型组和四君子汤组,四君子汤组小鼠每天灌胃130mg/(kg·d)四君子汤,连续4周;另选10只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对照组;检测血脂水平以及肝脏组织病理变化;ELISA法检测肝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活性氧自由基(ROS)水平;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检测铁死亡相关基因PTGS2、NOX1、p53、FTL蛋白及mRNA表达。
铁是机体内重要的微量元素之一,细胞铁死亡是近年来发现的非程序性细胞死亡的一种方式,是由于铁离子的过度沉积等导致了ROS水平的升高,氧化应激反应被激活而导致的细胞死亡,同时NADPH依赖的脂质过氧化和谷胱甘肽(Glutathione,GSH)耗损在铁死亡中也具有重要作用,GSH水平降低导致GPX4失活,通过脂质过氧化过程中ROS生成的积累而引起铁死亡。在铁死亡发生的过程中p53,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4,铁蛋白重链1,NADPH氧化酶1等发挥了重要作用,已有研究表明在某种肿瘤细胞中,p53激活是铁死亡发生的必要条件,p53能够抑制下游基因SLC7A11表达,SLC7A11表达被抑制后会减低甚至消耗GSH水平而使GPX4失活。同时p53还能够激活PTGS2的表达而升高NOX1介导的脂质过氧化水平,增加ROS反应活性进而导致细胞铁死亡的发生。实验研究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相比,ApoE-/-模型组小鼠肝脏组织铁死亡相关基因FTL蛋白表达显著下降,p53、PTGS2及NOX1蛋白表达显著上升,提示在AS模型小鼠肝细胞的损伤过程中,有铁死亡过程的发生,而铁死亡相关因子蛋白FTL、p53、PTGS2及NOX1可能是肝脏脂质过氧化发生的关键因素。与模型组相比,经四君子汤治疗后,小鼠肝脏SOD活性降低,ROS水平增高;FTL蛋白及mRNA水平显著升高,p53、PTGS2、NOX1蛋白及mRNA的含量显著降低,表明四君子汤通过抑制铁死亡途径对AS模型小鼠肝脏脂质沉积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