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心脑的概念

一、心脑的概念

心脑的中医学概念与西医的概念有所不同,下文主要依照中医经典的内容来对心脑做个定义。

《素问·脉要精微论》曰:“头者精明之府。”这是脑的概念。在中医的理论体系中,认为脑的生成始于胚胎,由先天之精化生而成,《灵枢·经脉篇第十》云:“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脑髓生。”古人通过取类比象,将人与自然界联系起来,强调人体的头属天阳之位。《灵枢·邪客篇第七十一》云:“天圆地方,人头圆足方,以应之。”《灵枢·骨度篇第二十四》记载人头围为二尺六寸,前发际至后发际为一尺二寸。脑居于头骨之内。有关脑的结构,古人通过研究发现,脑髓结构细致精巧,沟回众多,复杂难分,谓有“百节”,取其层次众多之意。上述说法都是中医理论体系在建立初期对于脑部的初始认知。

《灵枢·邪客篇第七十一》曰:“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素问·灵兰秘典论》云:“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明确指出心主司神明,为五脏六腑之大主,统率全身脏器发挥作用,为君主之官。这是在中医理论体系建立初期,医家通过多年的临床诊治与经验积累,所得出的心的中医概念。

可以说,在中医心脑血管病理论体系建立的初期,心脑的概念与当今社会解剖学的概念是有一些出入的,但是古人对于心与脑的认知,与现代医学的认知,还是有一定的相似性的。对中医传统理论来说,在古代医术中,两者的概念都阐述了心和脑主智慧,主思维,都与人体的神志功能相关,这说明两者具有生理功能上的一致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