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论治冠心病的基础实验研究
2025年08月10日
三、从脾论治冠心病的基础实验研究
石月萍等研究发现瓜蒌薤白半夏汤对心肌缺血大鼠再灌注损伤是通过激活I3K/Akt信号通路,调节凋亡基因Bcl-2、Bax蛋白表达起保护作用。程岩岩等研究发现动脉粥样硬化脾虚痰浊证小猪心肌线粒体能量代谢、氢离子转运障碍,SDH、NDUF亚基相关基因mRNA表达改变。徐跃等研究发现冠脉细胞中与凋亡相关差异性表达基因为BAX、BCL2、TGFβ1等,与细胞生长与增殖相关基因为CSF-2、CCL2、MMP1等。曹慧敏等研究发现心脏线粒体蛋白质表达谱有250个蛋白点表达异常,15个涉及能量代谢,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生发展相关。高晓宇等通过“从脾论治”对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脾虚痰浊证患者血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及血同型半胱氨酸相关性分析,发现“从脾论治”可有效降低冠心病患者的血同型半胱氨酸值,并可能干预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张成哲等通过实验研究发现益气健脾方加减可显著降低NF-κB、IL-6、TNF-α和水通道蛋白1水平,从而减轻缺血区心肌组织炎性反应和水肿的发生,改善“脾虚生痰”所致巴马小型猪冠心病症状。孙宇衡等探讨健脾祛痰中药防治冠心病的作用机制,以中医的“痰浊”与脂质代谢异常关系密切为切入点,基于JAK/STAT通路进行研究,发现健脾祛痰中药可能通过调节脂质代谢来减少血管内皮细胞损伤及miR-155、SOCS1的异常表达,从而抑制因JAK/STAT通路活化引起的炎症反应,起到保护血管内皮细胞防治冠心病的作用。刘悦等研究发现健脾祛痰法可通过神经调节机制缓解冠心病心绞痛症状,通过临床疗效及5-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乙酰胆碱(Ach)含量的比较,发现使用健脾祛痰后,患者心绞痛症状及中医证候明显改善,5-HT、NE、Ach水平与治疗前比较均显著性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