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温胆汤

三、温胆汤

(1)药物组成:半夏(汤洗7次)、竹茹、枳实(麸炒)各6g,陈皮9g,茯苓4.5g,炙甘草3g,生姜5片,大枣1枚。

(2)功效:理气化痰,和胃利胆。

温胆汤源于《外台秘要》卷十七所引的《集验方》,后被《备急千金方》转载,《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载药在《备急千金要方》的基础上增白茯苓、大枣,减生姜用量。痰证患者多因血液浓稠性、黏滞性、聚集性和凝固性增高导致脑血流量减少,引起脑血管病变。温胆汤为治疗痰热内扰证之常用方,方中化痰与理气合用,清胆与和胃兼行,胃气和降则胆郁得舒,痰浊得去则胆无邪扰。

方中半夏降逆和胃、燥湿化痰,为君药;竹茹清热化痰、止呕除烦;枳实行气消痰、使痰随气下,共为臣药;半夏和竹茹合用可以发挥逐痰通络、活血化瘀的功效;陈皮理气燥湿,活血通络,与枳实合用化痰效果显著;茯苓益气健脾渗湿,湿去则痰消,共为佐药。生姜、大枣、甘草益脾和胃,协调诸药,共为使药,全方共奏清热燥湿、理气化痰之效。

因中风患者多兼夹痰、瘀,因此很少单用温胆汤,多在其基础上加入豁痰开窍、活血化瘀、祛风通络等药物以达到更理想的疗效。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表明,黄连温胆汤具有的清热除湿化痰功能,对于恢复脑供血、恢复神经细胞功能、减轻脑水肿起着较好的疗效,还可加速侧支循环的建立,促进病灶周围脑细胞的代偿,对大脑神经功能的修复有促进作用,从而改善患者的肢体及言语等功能,减少残疾的发生。温胆汤加味不但对中风急性期效果好,对中风留下的后遗症也有相当好的疗效。因为中风患者的后遗症多为痰热阻络,脉络不通而致,治疗时应以通络化痰为主,故温胆汤加味对各种痰热所致的疾病均有较好的临床效果。温胆汤治疗后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恢复,可加速患者恢复,改善生活质量。温胆汤具有促进损伤、抑郁后大脑海马组织功能恢复的作用,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动物模型的神经功能。中风后抑郁是中风后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加减温胆汤可以逆转血浆中生长抑素含量降低的局面,并提高大鼠神经行为学评分,改善抑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