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症反应与AS

二、炎症反应与AS

AS是许多重要血管不良事件的基础,也是心脑血管疾病发病和死亡的主要原因。炎症反应可促使稳定斑块向不稳定斑块转化,而炎性细胞可进一步加重炎症反应。LDL颗粒是AS炎症反应的始发因素,内皮细胞损伤后引起LDL-C在内膜下累积,促进内皮功能障碍,继而导致血管内皮细胞、平滑肌细胞(VSMC)和巨噬细胞(Mφ)合成ROS,使LDL被氧化为氧化型低密度脂蛋白(ox-LDL),并通过上调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和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P-蛋白和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VCAM-1)在内的多种细胞黏附分子刺激循环中的单核细胞向斑块浸润。除引发单核-巨噬细胞聚集外,胆固醇结晶也可诱导中性粒细胞释放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NET可通过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性小体,激活斑块内驻留的Mφ分泌IL-1β等促炎性细胞因子,从而扩大免疫细胞在AS灶的聚集,最后引起斑块内炎症反应。

IL-6、肿瘤坏死因子(TNF-α)、ICAM-1都是强效的促炎性细胞因子,它们都可通过不同途径激活JAK2/STAT3信号路径,参与免疫炎症反应;白介素-10(IL-10)是一类具有抗炎作用的细胞因子,在限制宿主对病原体的免疫应答等方面起重要作用。王佳楠通过建立脾虚痰浊巴马猪模型结果显示,24周时模型组具有促炎性作用的细胞因子包括TNF-α、IL-6、ICAM-1明显上升,而抗炎性细胞因子IL-10的含量显著下降,表明脾虚痰浊巴马猪体内存在着明显的炎症反应,炎症浸润及内皮损伤共同促进了AS的发生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