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真武汤
(1)药物组成:茯苓、芍药、生姜(切)、附子(炮,去皮,破八片)各9g,白术6g。
(2)功效:温阳利水。
真武汤出自《伤寒论》,为治疗心衰之阳虚水泛证的代表方剂。《伤寒论》原文第82条:“太阳病发汗,汗出不解,其人仍发热,心下悸,头眩,身瞤动,振振欲擗地者,真武汤主之。”第316条:“少阴病,二三日不已,至四五日,腹痛,小便不利,四肢沉重疼痛,自下利者,此为有水气。其人或咳、或小便利,或下利,或呕者,真武汤主之。”原文所述虽略有不同,但基本病机殊途同归,即少阴阳虚水停、水湿泛滥。真武汤证乃肝脾肾同病,水寒土湿木郁。
方中附子大热,温补心肾阳气,兼暖脾土,为“通行十二经纯阳之要药”,配伍茯苓、白术等温运水湿、化气行水。白术苦温,燥湿健脾,温补中焦,补土治水,配伍附子,可加强温肾益脾、温化寒湿之效。茯苓淡渗利湿、渗利膀胱,又可健脾宁心安神,为治水湿之要药。配伍白术同时发挥健脾与祛湿二功,制水兼利水,堪为绝配。生姜温肺散水,助附子温阳祛寒,又伍茯苓、白术可温散水湿。芍药敛阴和营,入血分而利水,调养厥阴肝木,恢复肝木条达疏泄之性,其性微寒,可缓和生姜、附子之燥烈,利水而不伤阴。诸药合用,补中有宣,散中有敛,共同发挥温肾阳、利水湿、宁心悸等功效,恢复少阴之开合。
临床治疗观察发现,真武汤可以有效改善心悸气喘、水肿尿少等症状,还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状态。同时,真武汤的疗效还体现在改善脑钠肽(BNP)、左室射血分数(LVEF)等心衰特征性指标以及血脂水平等常见实验室指标方面。相较单纯应用西药治疗,真武汤的联合应用,可以进一步缩短住院时间,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进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现代临床药理研究表明,真武汤能对心力衰竭患者的心肌收缩力进行提升,同时对外周血管进行扩张,促进血液循环,促使缺血心肌的血氧供应得到改善,从而改善血液循环,且不会给患者心肌耗氧量、传导系统产生影响。真武汤能够通过抑制相关细胞因子水平,发挥改善心室重构的作用,减少心肌细胞凋亡与心肌纤维化,进而改善心衰。附子可降低慢性心衰大鼠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活性,增加心肌收缩力,改善心室重构,进而提高心功能。制附子成分中的棍掌碱、去甲乌药碱具有强心的功效;白芍的有效成分芍药苷,具有镇静、扩张血管、改善循环、抗炎等生物效应。白芍水提物可以通过促进NO合成释放,舒张血管平滑肌、增加心肌血流量,进而改善心肌缺血症状。茯苓的提取物,能有效促使离体蛙心心肌收缩力得到提升,且能促使心率加快。生姜能直接兴奋心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