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现实意义

一、从脾论治高脂血症的现实意义

由于脂肪代谢或运转异常使血浆一种或多种脂质高于正常称为高脂血症。血脂是血浆中所含脂质的总称,主要由三酰甘油、磷脂、胆固醇、胆固醇酯和游离脂肪酸组成。全球疾病负担研究(GBD)2017中国资料显示,LDL-C水平升高是中国心血管疾病的第三大归因危险因素,仅次于高血压和高钠饮食。利用CHNS资料的一项预测研究发现,2016—2030年,开展调脂治疗可以避免972万例急性心肌梗死和782万例脑卒中事件,并避免336万心血管病患者死亡。

正常的脂质代谢即脂质的合成、吸收、水解、转移和排出正常,维持人体整体代谢平衡和生命活动。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脂质是一类重要的生物小分子,根据不同结构分为胆固醇、糖脂、磷脂和脂肪等。细胞、组织和生物液体包含成千上万种不同结构的脂质,它们在细胞信号、生物能量、膜结构和功能等方面发挥着多种作用。脂肪酸和甘油三酯与能量代谢有关,是细胞重要的能量来源,心磷脂参与心肌组织能量代谢的调节。类二十烷酸和溶血磷脂等一些脂质分子参与细胞信号传导。多种磷脂、固醇、鞘脂和膜蛋白共同构成细胞和细胞器的生物膜。生物膜的完整性和理化性质则能影响细胞功能的实现。易园骊等发现外源性脂质主要来源于食物摄入,在胆汁、小肠液和胰酶作用下水解甘油和脂肪酸、溶血磷脂和胆固醇,进一步吸收到小肠黏膜上皮细胞中,在肠壁细胞内再酯化合成内源性脂质,脂质与血浆蛋白结合,以脂蛋白的形式存在于质膜中。协调的脂质代谢在维持能量代谢平衡、膜结构完整性和信号传导方面起着重要作用。脂代谢紊乱与多种疾病密切相关,如动脉粥样硬化、急性胰腺炎、肥胖、糖尿病、癌症和神经系统疾病等。

脾居中焦,主运化,脾的功能为升清降浊,输布精微。脾主运化的这个功能可分为“运”和“化”这两个概念来单独理解,首先是“脾主运”这个功能,脾主运是指脾具有直接或间接转输和输布水谷精微的功能,如《素问》中所述:“脾气散精,上输于肺。”其次“脾主化”这个功能,是指水谷精微经脾的气化后,化生为气、血、精、津液等物质,气、血、精、津液可以润养五脏六腑、四肢百骸、筋肉皮毛。脾的运、化功能通过如此的相互协调配合,来共同完成人体之精微物质的生成、吸收和转输等一系列过程。伍早霞等从生理功能、解剖学定位、执行结构三个方面来探讨脾主运化的生理机制,从而发现脾主运化是水湿、精微物质运化的枢纽,是整个饮食物代谢过程的中心环节。脾主运化功能是由现代解剖学器官肝脏执行,其执行结构是具有消化、吸收、排泄功能的消化系统和具有新陈代谢功能的物质交换系统。周丽等认为脾的运化功能是人体物质和能量代谢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在参与脂质代谢的过程中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脾能发挥正常的运化功能,脂类的合成、吸收、水解、转运和排泄都能正常进行,人体内脂类的组成和比例才能正常,脂类才能对人体起到有益的作用。当脾不能发挥正常的运化功能,就会使机体出现脂代谢紊乱,进而出现与脂代谢异常有关的各种代谢疾病。王朋等通过对古今文献的总结与分析,发现脾胃是化生水谷精微的主要脏腑,脾主运化对机体的新陈代谢起着重要的作用,机体内脂质代谢同样依靠脾的运化功能,即脾运化功能是脂质代谢的关键。有多篇文献报道,通过对高脂血症患者采用健脾利湿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患者的高脂血症的指标,并提示健脾燥湿化痰法能够有效控制高脂血症的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