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从脾论治高脂血症常用方剂
本病病位在脉,与脾、肝、肾等脏腑密切相关,而以脾为要。基本病机为:痰瘀互结,脏腑功能失调。总属本虚标实之证,本虚是脏腑阴阳气血虚损,标实为“湿”“痰”和“瘀”。“湿”“痰”和“瘀”的形成与气血有着紧密关联。
血中脂膏来源于食物,对人体具有濡润、充养的功能,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成部分。脂膏的生成和输布有赖于五脏六腑功能的协调平衡,其中脾胃的运化功能尤为重要。若脾主运化功能失调,饮食水谷不能化生精微以营养全身,反变生痰浊,使得膏脂过剩,堆积体内,导致血脂代谢紊乱。
痰、瘀是高脂血症的两大病理因素,一般痰浊发于前,血瘀形成于后。在本病中脏腑功能一旦失职,首先表现以痰浊为患,痰性黏滞,阻滞血脉,则血行不畅,日久成瘀,痰瘀互结。瘀血阻滞,脉道不通,影响津液正常输布,以致津液停聚而成痰。因痰致瘀,因瘀致痰,两者互为转化,互为因果,胶结难解,缠绵难愈。
从脾论治常用方剂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