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指标评价

二、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指标评价

(一)宏观指标

在临床上,肝郁脾虚证指肝失疏泄,脾失健运,出现以胁肋作痛、情志抑郁、腹胀、便溏等为主要表现的证候。评价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其宏观指标是跟临床中肝郁脾虚证的症状息息相关的,常从动物的皮毛色泽、精神状态、活动情况、体质量变化、摄食改变及大便情况等方面进行观察、评价,除此之外,动物行为学是分析动物自主活动性和情绪状态,研究动物体内神经功能、内分泌功能及心理状态等变化的一种方法,可反映肝郁脾虚动物的焦虑、抑郁等情绪状态,包括旷场实验、糖水实验、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高架迷宫实验等,十分适合评价肝郁脾虚证候,可以纳入宏观指标中。

根据多篇文献总结发现,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厂出现乏力少动、弓背静卧、扎堆,毛发干枯无光泽,倦怠、消瘦、食少、便溏、肛门欠清洁、眼角分泌物增多,易激惹、嘶叫、躲避、畏惧等宏观表征,可作为评估关于脾虚的四诊信息。

而在行为学实验中,旷场实验分析动物在新环境中的自发活动,评价动物焦虑、紧张状态;糖水实验分析动物在受到奖励后产生的快感,评价动物情绪状态;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观察动物放弃挣扎、保持不动的状态,评价动物行为绝望状态;高架迷宫实验分析动物对于新事物的好奇感和喜暗天性,评价动物焦虑、抑郁状态。实验中,发现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在旷场实验中横穿格数、垂直站立次数、运动距离和修饰次数减少;在糖水实验中对糖水的偏好率降低;在悬尾实验中悬尾不动时间延长;在高架迷宫实验中开臂时间和探索时间明显缩短。以上均提示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自发活动减少、警惕性降低并出现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甚至表现为绝望状态。

(二)微观指标

(1)在消化系统方面:主要表现为脾气虚证的微观指标,如D-木糖排泄率降低;胃肠道激素如胃泌素、胃动素降低,可抑制多种胃肠激素的分泌血管活性肠肽VIP和生长抑素SS水平明显升高;胃排空率和肠道推进率降低等。

(2)在免疫系统方面:肝主情志,强烈及持续的心理应激可导致机体免疫功能的降低,脾气虚,机体抵御外邪功能减弱,也表现为免疫功能的低下,常表现为:T淋巴细胞中CD4+细胞百分数降低,CD8+细胞百分数升高,CD4+/CD8+比值降低;血清中IL-2、IL-6及T淋巴细胞增殖率显著性降低;脾脏和胸腺指数降低。

(3)在内分泌指标方面:单胺类神经递质是参与情志活动、消化功能、疼痛机制的重要生化物质,肝郁脾虚证时,五羟色胺5-HT、去甲肾上腺素NE和多巴胺DA的水平均降低。

(三)方剂反证

与单纯的脾气虚、脾阳虚证相比,肝郁脾虚证更多的是制备病症结合模型,如抑郁症肝郁脾虚证模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模型等,故肝郁脾虚证用于反证的方剂更不利于梳理和总结,常需要兼顾治疗疾病和证候。根据病证结合模型的不同,用于肝郁脾虚证方剂反证的方剂有逍遥散、痛泻药方、四君子汤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