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阴虚证动物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2025年08月10日
一、脾阴虚证动物模型的制备与评价
所谓阴虚证是指阴气不足,阴不能制阳,阳气相对偏亢的虚热证,而脾阴虚证,是脾精不足,其病因多为饮食不节,过食辛辣,恣食肥甘,湿郁化热,损伤胃阴;或肺津不足,痨瘵阴亏,子盗母气,耗伤脾阴;或汗吐大泄,医者误治,耗伤脾胃阴津。临床上表现为临床常见不思饮食,食后腹胀,脘腹灼痛,口唇干燥,干呕呃逆,大便干结,形体消瘦,舌红苔剥,脉细或细数等。多见于温热病的恢复期,及慢性消耗性疾病的后期等。
目前,脾阴虚动物模型多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主要是采用饮食不节、劳倦过度联合伤阴药造模法,在脾气虚证的基础上而后脾阴液受损转而形成脾阴虚证,伤阴药由肉桂、制附子、吴茱萸按照1∶1∶1组成,按照常规煎煮方法制备成生药浓度为1g/mL的水煎剂备用。造模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使大鼠饮食不节并劳倦过度,可采用实验动物大鼠每日游泳至力竭,同时采用喂食1天,禁食2天,连续造模14天;或单日喂食甘蓝,双日喂食猪油(3mL/d),同时每日游泳至耐力极限,连续造模14天。以上两种方式14天建立脾气虚大鼠模型。第二阶段是在第一阶段的基础上,每日按照1mL/100g的剂量为实验动物灌胃伤阴药,连续10天,制备脾阴虚模型。
造模后,实验动物出现食量减少、体重减轻、神态萎靡、毛色干枯、蜷缩聚堆、易激惹、肛温升高、大便干燥、背毛枯槁无光、饮水量增多等脾气虚和阴虚证的表现;理化检测发现海马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海马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MMC释放的介质、回肠AQP4 mRNA及蛋白表达量、空肠葡萄糖转运蛋白1和空肠葡萄糖转运蛋白5水平的下降;大鼠空肠肥大细胞MMC值和回肠蛋白激酶CPKC活性的升高。应用四君子汤益气健脾后,肠组织病理形态恢复正常,对脾虚证的蛋白质代谢系统有复健作用,提示脾阴虚证动物模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