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一、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制备方法

脾阳虚证动物模型的建立依据中医病因学说,使动物在人为制造的特定致病环境中出现相应症状,建立与临床上某种证型表现相似的模型。根据脾阳虚证病机及临床表现分析,单纯脾阳虚动物模型可通过苦寒泻下法、寒湿困脾法、饮食失节法、西药法、手术法,或上述方法组合应用等获得。

(一)单因素造模法

1.苦寒泻下法

中医有“久泻伤脾”“苦寒伤阳”的理论,过多地使用性寒味苦或泻下类的药物,如大黄、番泻叶等,可伤及脾气,使脾失健运,日久累及脾胃阳气,出现虚寒之象,形成脾阳虚证。因此,大黄、番泻叶等苦寒行泻下性药物常被用来制备脾阳虚动物模型。利用苦寒泻下法建立脾阳虚模型属于模拟传统中医病因的造模方法,其操作简单、造模条件易控制、重复性好,为制备脾阳虚证的首选方法。建立脾气虚、脾阳虚证动物模型时均采用了苦寒泻下法,在对同一种属动物建立两种模型时所用的苦寒泻下药物浓度也很接近,其区别在于脾阳虚证动物模型造模过程中给药剂量高、造模时间长,符合“阳虚为气虚之极”的中医理论。

(1)大黄:制备大黄水煎剂,采用灌胃的方式制备脾阳虚证动物模型。①制备100%的大黄水煎剂,按20mL/(kg·d)剂量对大鼠灌胃,连续14天,大鼠可出现脾阳虚症状。②制备100%大黄水煎液,按25mL/(kg·d)剂量对小白鼠灌胃,连续8天,小鼠可出现脾阳虚症状。③制备50%大黄水煎液,按体质量的20%剂量对青紫蓝兔每日灌胃1次,连续10天,青紫蓝兔出现脾阳虚症状,可制备脾阳虚模型。

(2)番泻叶:制备番泻叶水煎剂,采用灌胃的方式制备脾阳虚证动物模型。制备100%番泻叶水煎液,按25mL/(kg·d)剂量对小鼠灌胃,连续29天,可制备脾阳虚小鼠模型。

(3)大承气汤(芒硝、大黄、枳实、厚朴组成):按《伤寒论》配伍,芒硝、大黄、枳实、厚朴比例为3∶4∶5∶5,其中,大黄单煎,水量参照大黄水煎剂的用量;枳实、厚朴冷水8倍水量浸泡12小时,于煎药机中煮沸40分钟后三层纱布过滤,再用6倍水量煎煮;最后将大黄液、枳实厚朴混煎液、芒硝混合,将混合液在75℃水浴中蒸发浓缩成200%(每升含2kg生药,2g/mL)的水煎液,4℃保存。

应用以上大承气汤水煎剂灌胃造模,造模时间共计12天,1~6天大鼠灌胃大承气汤水煎剂3.5 mL/200g,每天一次,此为损伤脾气阶段;7~12天大鼠灌胃大承气汤水煎剂4.0 mL/200g,此为损伤大鼠脾阳阶段。

2.寒湿困脾法

“脾喜燥而恶湿”湿邪易伤脾,困阻气机;寒邪易伤阳气。此两者皆为阴邪,均可对脾造成伤害。若久居寒湿之地,寒湿之邪侵入机体,便可困遏脾气,脾的运化功能失司,致使脾阳不振,日久形成脾阳虚证。正所谓中医学所述“湿盛困脾”“寒伤阳”“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等。因此模拟寒湿环境,以“湿盛脾”致脾气虚的基础上,再增加伤阳气的寒邪,多为降低大鼠所处环境的温度,即可在脾气虚证的基础上可制备脾阳虚动物模型。但该方法对温度、湿度要求较高,操作相对复杂,不好掌控,重复性差;同时,这种脾阳虚证的造模方法还会出现饮水量减少、便软、肛周污浊等湿盛症状和关节肿大等痹证症状,与典型的脾阳虚证稍有差别,更适用于与湿邪相关的脾阳虚证研究,需合理选择。

该脾阳虚证造模方法常以大鼠为实验动物。①设定寒湿环境,温度为(6±2)℃,湿度为90%±4%,将大鼠放置在上述环境中,每日8小时,其他时间大鼠均在正常环境中,温度维持在(21±2)℃,湿度维持在50%±4%,饮食水正常,连续造模30天,可制备脾阳虚证动物模型。②设定寒湿环境,鼠笼中铺设有潮湿碎刨花,并放置在造型箱隔板上,造型箱温度维持在(16±1)℃,湿度维持在95%±3%。大鼠放置在上述环境鼠笼中,饮食水正常,连续9天,可制备脾阳虚动物模型。

3.饮食失节法

《素问·痹论篇》载:“饮食自倍,肠胃乃伤。”1983年有研究者根据此理论采用饮食失节的方法来构建脾阳虚证动物模型。其方法为给实验小鼠喂饲甘蓝,不限量,每2天加喂饲一次猪脂,不限量,造模时间为9天,小鼠会出现脾阳虚证的表现。也有学者根据此方法,制备大鼠脾阳虚证模型,采用单日饲喂甘蓝(不限量),双日灌喂猪油2mL/100g的操作方法,连续造模14天大鼠可出现脾阳虚证的表现。实际上,中医认为过食生冷是临床脾阳虚的主要病因之一,但文献并没有相关的报道。以上所述方法是模拟了现实生活中饥饱无度、过食肥甘厚味的饮食习惯,虽有学者成功制备脾阳虚证模型,但难以没有寒邪存在,难以与脾气虚证的造模方法区分,应用较少。

4.利血平法

应用西药制备脾阳虚证动物模型以利血平的使用频率最高,该方法制备脾阳虚证动物模型具有速度快、模型稳定、操作简捷等优势。利用利血平影响中枢神经系统,消耗体内儿茶酚胺类物质,使机体交感神经功能低下,进而出现脾阳虚证的表现。具体操作如下:①按0.2mg/kg剂量对大鼠腹腔注射利血平,1次/天,连续3天,得到脾阳虚大鼠模型。②对小鼠按照0.25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利血平注射液,连续注射7天,可得到脾阳虚动物模型。

(二)多因素造模法

在日常生活中,引起脾阳虚的不良生活方式有很多,如偏食生冷、贪凉、作息不规律等,患者所表现的临床症状也更加复杂。所以,很多时候,脾阳虚证的单因素造模法常不能满足研究所需,基于临床致病因素和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常需要采用复合因素造模法来制备脾阳虚证动物模型。中医复合因素造模法大部分先建立脾气虚证模型,再通过苦寒泻下法构造阳虚证模型,其优点在于更贴近临床脾阳虚证发病机制,所造模型较符合脾阳虚证临床综合表现。

1.劳倦过度结合苦寒泻下法

根据单因素病因造模法中的中药水煎剂的制备方法,提前制备100%大黄∶厚朴∶枳实=2∶1∶1水煎液(后称水煎液1)、100%广豆根∶旋覆花∶槟榔=3∶1∶1水煎液(后称水煎液2)。第1~18天,按2mL/200g的剂量为大鼠灌胃水煎液1;第19~30天同样剂量灌胃水煎液2。同时在造模期间大鼠每日游泳至耐力极限,得到脾阳虚大鼠模型。

2.饮食失节结合劳倦过度法

大鼠每日置于(25±1)℃水温中游泳30分钟,或以大鼠游泳力竭为参照标准,同时隔2天喂食1天,连续造模42天可获得脾阳虚证模型。

3.饮食失节结合苦寒泻下法

制备10%的生大黄水煎液,按15mL/kg为家兔灌胃,每日一次,连续10天,造模期间隔日喂饲,喂饲时保证足量,可获得家兔脾阳虚证模型。制备100%的生大黄水煎剂,以10mL/kg的浓度为大鼠灌胃,1次/天,连续10天;同时单日禁食,双日不禁食,食水不限量,可获得大鼠脾阳虚证模型。

4.苦寒泻下结合寒湿困脾法

大鼠灌胃9g/kg的大黄粉溶液,同时将大鼠放置在模拟寒湿环境的气候的造模箱中,连续9天,可获得脾阳虚证大鼠模型。

5.饮食失节、劳倦过度结合苦寒泻下法

先以饮食失节法和劳倦过度法制备脾气虚模型:予以大鼠饱食1天后,禁食2天,重复进行5次,共计15天;同时使大鼠在温水中游泳致力竭,造模期间饮水自由。再用苦寒泻下法制备脾阳虚模型:在第16天起,每日灌胃200%番泻叶水煎剂(2mL/100g),早晚各一次,连续7天。或第一环节可更换为大鼠每日游泳至力竭,隔日喂食猪油2mL/只,当日不喂食;第二环节更换为每日灌服100%冰番泻叶水1mL/100g,总共造模30天,均可制备脾阳虚模型。

6.苦寒泻下、劳倦过度结合利血平法

给造模大鼠灌胃4℃的番泻叶水10g/kg,每日1次;皮下注射利血平0.5mg/kg,隔日1次;在室温温度的水中游泳至力竭,隔日1次,游泳与利血平注射交替进行,总共造模15日,获得脾阳虚证动物模型。

(三)其他造模方法

手术法

肩胛间棕色脂肪是成年动物主要产热物质,采用肩胛间棕色脂肪切除手术,可减少动物产热,衰减阳气。此为手术法制备脾阳虚证的原理。采用肩胛间棕色脂肪组织切除后,佐以高脂饮食30日,大鼠、小鼠均可出现脾阳虚证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