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不孕不育诊疗学发展概要
早在公元前近千年, 在古代埃及、 希腊、 罗马、 以色列和印度等地的医学著作中就有妇女生理、 病理(如白带、 痛经、 月经失调、 不孕、 子宫和盆腔炎症、 子宫异位等)、 妊娠生理和病理方面的论述, 其他有关妇产科方面的知识也有一些零星记载。 当代妇产科学的重大进展包括以下几方面。
第一, 助孕技术的发展及试管婴儿的发明。 生殖生理学的发展孕育了革命性的转折, 20 世纪70 年代试管婴儿的诞生使人们从生殖医学的必然王国走向了自由王国。 它不但完善了计划生育的内涵, 而且着床前遗传学诊断为预防出生缺陷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同时也促进了生殖生理学的迅速发展。 到目前为止, 全世界通过助孕技术怀孕生育的妇女已有数万名, 子代最大已有20 多岁。
第二, 妇科内分泌学的进展及新技术的应用。 先后发现了性激素、 促性腺激素、 性激素的受体及催乳素、 前列腺素等化学物质。 许多新技术, 如放射免疫、 酶联免疫、 内镜、 超声波、 CT、 核磁共振、 染色体分析、 免疫抗体检查等广泛应用于临床, 对月经病、 不孕症、 早期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认识和诊断更为清楚; 许多新药, 如氯米芬、 溴隐亭、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GnRH)及其长效增效剂(GnRHa)、 FH、 GH、 米非司酮等相继问世, 使妇科月经和生殖功能失调性疾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大为改观。
第三, 妇科手术方法的重大改进。 自腹腔镜和宫腔镜发明以来, 某些妇科疾病可以不开腹进行手术。 例如, 子宫肌瘤、 卵巢囊肿等良性肿瘤可通过腹腔镜逐块切除, 然后打开阴道后穹隆一并清除; 绝经前功能性子宫出血、 黏膜下肌瘤等可在宫腔镜和B 超联合监视下实行电挖术, 挖去子宫内膜及部分浅肌层或摘除肌瘤。 以上改进手术减轻了患者的痛苦, 术后恢复快。
第四, 计划生育措施的丰富和发展。 由于世界各国的重视和我国政府的不懈努力, 一些新的节育技术和避孕药物相继问世, 如各种短效和长效避孕药、皮下埋植留体激素缓释剂、 各种类型(包括含铜和含留体激素)的宫内节育器、 输卵管和输精管结扎粘堵术、 抗早孕药物, 以及房事后紧急避孕药等的普遍应用和推广, 使一些国家的人口出生率下降, 人口增长得到控制。 但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增长过快的问题仍未解决。
第五, 妇女保健学的创建。 妇女保健学是在妇产科学基础上, 根据女性生殖生理特征, 以保健为中心内容, 以群体为研究对象, 在长期实践中发展起来的一门新兴学科。 它主要研究女性一生中各年龄阶段和特殊生理时期的失衡,心理、 病理及社会适应能力的保健要求, 包括影响妇女健康的卫生状态、 社会环境、 经济文化方面的各种高危因素, 危害妇女健康的常见病和多发病的流行病学及其预防措施, 研究提高妇女身心健康水平的对策和管理方法、 妇女健康知识普及教育等。 世界卫生组织将妇女身心健康情况列为评价当今医疗水平标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