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 诊断

二、 诊断

禁欲3 ~7 日, 精液常规分析3 次以上者, 精子密度低于2 000 万而查不出任何病因, 可考虑为特发性少精子症。 当精子密度≤1 ×106/mL 时, 可诊断为严重少精子症。

通过询问病史、 体格检查及其他实验室辅助检查(遗传学检查、 内分泌激素测定、 微生物学检查、 抗精子抗体、 微量元素测定等), 大多能发现引起少精子症的病因。 精液分析少精子并同时伴有引起少精子的疾病病因时, 可诊断为继发性少精子症。

根据病史和体格检查可以初步确定是否存在隐睾和精索静脉曲张。

根据有尿频、 尿急、 尿痛以及尿道烧灼样感以及尿道外口脓性分泌物、 尿液检查脓细胞增多, 前列腺液检查白细胞>10/HP 以及尿培养等可确定有生殖系统炎症。

免疫学检查可以确定是否存在自身免疫异常, 染色体核型分析可确定是否存在染色体异常。 测定血清FSH、 LH、 T、 PRL 也是少精子症检查的重要方法, 若FSH、 LH 低于正常, 为继发性少精子症, PRL 升高为高泌乳素血症引起的少精子症。 另外有些少精子症原因不明, 称为特发性少精子症。

要诊断精液量过少, 首先必须排除收集精液时, 部分精液遗漏及逆行射精等。 在明确精液量减少后, 尚需进一步进行一系列检查以明确病变部位。 一般来说, 由于射精管阻塞或先天性精囊缺乏而致精液量过少可同时伴有无精子和精液果糖缺乏; 精液量减少而不伴有精子缺乏, 可能是由于脑垂体或睾丸间质病变, 造成促性腺激素降低或雄激素减少的原因。 当生殖道有感染造成附属生殖腺机能损害时, 精液中可出现大量白细胞, 细菌培养及计数可帮助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