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索静脉曲张
精索静脉曲张是精索静脉回流受阻或静脉瓣膜失去功能, 血液返流引起血液瘀滞, 精索蔓状静脉丛迂曲扩张。 发病率在男性人群中为10% ~15%, 多见于青壮年, 在男性不育人群中发病率达40%。 由于受人的直立行走姿势影响, 加上左侧精索静脉行程长并呈直角进入肾静脉, 且受乙状结肠、 主动脉、肠系膜上动脉的压迫而形成近端嵌夹现象, 使左侧精索静脉曲张的发病率较高, 大约为90%, 双侧精索静脉曲张少于20%, 仅右侧精索静脉曲张极少见。
但是, 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男性不育的机制迄今尚未阐明, 公认的有以下8 种。
(一)睾丸温度升高
精索静脉曲张时, 由于睾丸缺乏良好的静脉回流, 造成睾丸温度升高。 而精子的发生和成长, 都需要特定的环境温度, 过高的温度影响了精子正常的发生和成长。
(二)精索静脉的压力升高
精索静脉曲张时, 睾丸周围的静脉丛血流瘀滞, 静脉内压力升高, 妨碍睾丸的新陈代谢。 尤其在直立位时, 这种压力升高更为显著。 在高静脉压的影响下, 睾丸新陈代谢的废物不易排出并大量堆积, 从而影响了精子的发生和成长。
(三)睾丸局部缺氧与pH 改变
精索静脉曲张时, 睾丸的静脉回流障碍, 导致睾丸内二氧化碳聚集, 进而改变了睾丸局部的pH, 干扰了睾丸的新陈代谢, 影响了精子的发生和成长。
(四)肾上腺和肾静脉内物质反流
精索静脉曲张时, 左肾静脉的血液向左精索静脉逆流, 肾上腺的代谢产物, 如皮质醇、 儿茶酚胺、 前列腺素及5 -羟色胺等都会逆流入睾丸, 从而影响睾丸的血运及正常新陈代谢, 导致不成熟精子过早脱落或不利于精子在附睾内成熟。
(五)对内分泌功能的影响
精索静脉曲张会造成睾丸间质细胞损伤, 影响睾酮分泌。
(六)病理学改变
精索静脉曲张时,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细胞变性、 中膜增生、 中膜和瓣膜平滑肌增生肥厚、 瓣膜严重机化, 造成血液瘀滞, 从而影响了睾丸和附睾的血运, 干扰了精子在睾丸及附睾内的发生及成熟。
(七)睾丸微循环障碍
精索静脉曲张导致睾丸小动脉管腔狭窄、 小静脉扩张、 宫腔增大、 血管壁玻璃样变、 血管内皮肿胀, 引起睾丸血液循环障碍、 血流动力学改变、 细胞的微环境改变乃至睾丸的病理损害, 从而干扰精曲小管正常的物质交换, 影响精曲小管微环境, 促使生精上皮变性或脱落。
(八)免疫反应与不育
近年研究发现精索静脉曲张不育与免疫因素有关。 据报道, 精索静脉曲张不育患者外周血存在AsAb, AsAb 进入睾丸或附睾, 可干扰生精及精子的成熟, 导致精子数目减少, 或黏附在精子膜上引起精子的形态和功能异常。